【两会视点】调整结构 形成新的发展方式
编者按: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推动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当前,结构调整,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经济新常态下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推手,我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围绕“五大基地”建设,加快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这个关乎内蒙古经济前途的重大课题,成为两会备受关注的焦点。
在这种背景下,参加今年自治区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2015年既是自治区围绕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和投资机制创新,多措并举稳增长的一年;又是主动适应结构变化、动力转换要求,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年。
新常态带来新挑战,孕育新希望。让我们携起手来,努力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形成新的发展方式
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委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区经济已经到了转型发展、深度调整的关键阶段,只有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才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按照总书记考察我区时提出的“五个结合”的要求,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区域结构,加快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围绕“五大基地”建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建设“五大基地”,是我区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举措。要依托“五大基地”建设大力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以重大工程项目和重点产业园区建设为主要抓手,推动农牧业提质增效、工矿业转型升级、服务业比重提升,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依托“五大基地”建设大力调整产业内部结构,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产业精深加工度为主攻方向,推进现代煤化工向下游产品生产、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装备制造向中高端发展、农畜产品向最终消费品延伸,同时要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物流、金融等服务业,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
通过创新驱动调整优化要素结构
●推动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推动创新型内蒙古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要大力推动技术创新,紧扣制约产业发展的科技难题,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加强重点产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促进传统产业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要加快完善创新环境,推动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体制机制。
着眼协调发展调整优化区域结构
●我区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差异很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任务艰巨。要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充分考虑各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区域比较优势调整空间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构筑经济优势互补、功能定位清晰、资源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要继续支持呼包鄂等优势地区率先发展,加大区域内资源要素整合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扎实推进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建设,更好地发挥其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要大力支持发展相对滞后地区加快发展,进一步加大对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边境旗市的扶持力度,帮助这些地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培育主导产业、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尽快缩小发展差距。
——摘自王君书记在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委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