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达斡尔家园助推旅游业日渐红火
以打造幸福莫旗、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家旅居度假公园为目标——
年过50的农民刘锁柱承包“那日松蒙古部落”从事旅游业,安排当地20多名农民就业,旅游旺季平均每天接待游客200多人,日入账七八千元,最多时一天收入万元以上。莫旗以“达斡尔家园——旅游者原乡”为主题定位,以打造幸福莫旗、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家旅居度假公园为发展目标,旅游产业日渐红火,去年该旗旅游收入超过7亿元。
项目建设为旅游业发展添活力
旅游对于莫旗来说算是一个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却十分强劲。莫旗积极转变发展思路,跳出传统的“农老大”圈子,以科学的眼光提出“旅游活旗”发展战略,去年旅游总收入超过7亿元。积极推进旅游项目建设,陆续开工总投资约8900万元的尼尔基通用机场项目、总投资约8.5亿元的尼尔基水利枢纽下游内蒙古灌区项目、总投资4545万元的尼尔基嫩水绿城项目和尼尔基沙滩浴场项目等,建成了10处具备一定规模的旅游景区,完善景区人行栈道、游客服务中心和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中国达斡尔民族园改造升级项目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
一系列项目建设为该旗旅游业发展增添了活力,同时帮助农民走上了致富道路。腾克镇投资680万元建设达斡尔民俗度假村项目,腾克镇农民辛树荣承包了达斡尔民俗度假村的一个民俗房,每到旅游旺季,每天来此度假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科学规划资源开发齐头并进
莫旗位于大兴安岭东麓、嫩江西岸,享有“大豆之乡”、“歌舞之乡”、“曲棍球之乡”的美誉,达斡尔民族文化保护完好。近年来,莫旗先后组织编制《尼尔基湖民族风情旅游开发规划》、《莫旗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项目规划,有着完善的旅游业发展规划体系,形成南部有博荣山庄度假村,北部有莫力达瓦山旅游景区,东部有那日松蒙古部落度假村和隆华山风景区,西部有四方山生态园,中部有中国达斡尔民族园景区及腾克旅游度假村的新型旅游业发展格局。今年,《莫旗旅游总体规划》通过评审,该规划全面分析莫旗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现状,围绕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城市旅游项目等对旅游产业发展进行全面部署和标准策划。
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地区的宝贵财富,浓郁的民族文化为莫旗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民间舞蹈《鲁日格勒》、传统曲棍球竞技、传统音乐民歌《扎恩达勒》等使莫旗赢得了中国“曲棍球之乡”、“舞蹈之乡”的美誉,莫旗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非遗之乡”;颇有名气的布特哈八旗总管衙门、神韵独具的雷击石、历史悠久的金界壕等无不生动地展现了莫旗的人文之美;下大气力修建的达斡尔民族博物馆和萨满文化博物馆吸引了大批游客观光游览。
特色文化旅游高歌猛进
近年来,莫旗加快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一项项殊荣纷至沓来:尼尔基水库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达斡尔民族园晋级为国家4A级风景区,连续两年被评为 呼伦贝尔 市十佳旅游景区;腾克镇民俗村被评为呼伦贝尔市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先进单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莫旗为“中国萨满文化之乡”。
莫旗紧扣“旅游活旗”的战略思路,以中国达斡尔族民族园风光、尼尔基水库、莫力达瓦山等资源为载体,以民族文化风情为灵魂,努力将莫旗打造成生态旅游目的地。
民族工艺品产业日渐成熟。为进一步扩大民族工艺品产业规模,莫旗成立民族工艺品开发协会,负责挖掘和保护传统民族工艺品,并计划建立专业民族工艺品研发机构。对工艺品生产加工企业给予积极引导和政策扶持。如今,莫旗达斡尔族工艺品已经正式进入旅游商品市场,已开发出的达斡尔族工艺品有大轱辘车、小摇篮、木排、木库莲等20余种。工艺品远销黑龙江、辽宁、吉林、北京、广东等地,其中达斡尔民居模型、大轱辘车模型已被国内多家博物馆收藏。
民族服装服饰文化开发方兴未艾。达斡尔族特色服饰是对外展示达斡尔民族特色的最佳载体。莫旗充分利用这一资源,逐年加大民族服装服饰开发、设计投入力度。由莫旗旅游局、文化馆、达斡尔学会等单位共同组织人员参与设计的达斡尔民族服装服饰,曾连续两年参加自治区组织的民族服装服饰设计大赛,获最佳表演奖。参赛的20余套达斡尔民族服饰已由旗文化馆作为达斡尔特色文化的一部分永久收藏。连续举办两届的中国达斡尔族服饰大赛,对旅游推介、民俗文化传播起到良好效果。
民族节庆丰富多彩亮点纷呈。达斡尔族沿袭下来许多别具特色的节庆日:5月的昆米勒节、6月的斡包节、8月的鲁日格勒节、9月的乌尔阔文化节、12月的中国达斡尔冰钓节。推出这些节庆活动时既注重保存节庆日的传统习俗,又不断丰富节庆内容,将其推向旅游市场。推出了民俗民风旅游项目,经过严格审批,批准了13户参与“达斡尔族部落”农家旅游项目、5户成为民俗旅游户,争取了自治区专项补助资金20万元。其中,腾克霍日里绰罗达斡尔族部落被市旅游局确定为五彩呼伦贝尔旅游目的地。阿尔拉镇民俗博物馆的建成,更进一步丰富了达斡尔族民俗旅游文化产品和广阔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