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全面推进十个全覆盖 为生活添彩 为幸福加码

17.09.2015  11:44

为生活添彩 为幸福加码

——通辽市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纪实

  如今,在通辽市农村牧区老百姓口中,“十个全覆盖”已然成为时髦的词汇。最初,一些老百姓还不太清楚,这“十个全覆盖”都包括啥?是咋回事?现在,他们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只因为,“十个全覆盖”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温暖了他们的心窝。

  为确保如期高质完成建设任务,通辽市委、政府将“十个全覆盖”工程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谋划和推进,聚焦工作重心、聚集人员力量、聚合财力资源,打响“十个全覆盖”攻坚战。

   干部引领,群众参与,资金保障,全力以赴推进工程建设

  通辽市农村牧区人口多,嘎查村数量多、规模大,如何确保工程快速有序推进?

  以干部为引领,通辽市建立完善“四级联动”机制,选派5000名干部包村联户,向每个旗县派驻1个工作组,实行市委常委包旗县、旗县领导干部包苏木镇、各级干部包村、嘎查村干部包具体项目,市级领导深入调研、靠前指挥,旗县领导亲力亲为、直接上手,包联干部驻村蹲点、合力推进。实行工作流程、规范管理、建设标准、竣工验收“四个统一”,质量监管和工程计量由村委会、施工企业、苏木乡镇干部、包村干部共同签字评审监督。广大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将这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发展工程做实做好。

  通辽市始终注重发动农牧民群众参与到“十个全覆盖”的建设过程中,坚持村民自治原则,做到思路由群众酝酿、办法由群众提出、建设以群众为主,鼓励群众通过自拆自建、投工投劳等多种形式参与“十个全覆盖”工程。科左中旗努日木镇协达木嘎查群众累计出动120台小四轮、铲车清理村屯垃圾,在街巷硬化、院墙改造两项投工投劳近150万元,占整个嘎查村投入的30%,8000延长米院墙改造全部为群众自建,人人动手,个个当家。该市加大项目整合和资金投入力度,确保上级下达资金第一时间下拨到旗县市区,市本级和旗县市区财政配套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同时,通过财政投入、银行贷款、社会融资、企业垫付、群众自筹等多种方式,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今年以来共完成投资65.5亿元,其中上级投资13.1亿元、自治区地方政府债券支持15.3亿元、市旗两级投资20.7亿元、群众自筹和其他渠道筹资16.4亿元,为工程快速推进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以基层党组织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协调联动发展

  库伦旗水泉乡格尔林嘎查多年来缺少村屯规划和治理,不少农民在自家房前屋后种上了庄稼、栽上了杨柳、砌上了砖墙,挤占了街路的空间,使原本就脏乱的土路变得更加拥挤。党支部书记巴拉带领“两委”班子成员,多次逐户走访群众,宣讲“十个全覆盖”的好处,劝导群众服从整体规划,放弃眼前的小利益。在基层干部的努力下,群众自觉清除了影响建设的院墙、青苗、垃圾等,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十个全覆盖”涉及面广、关联度高、单兵突进难收全局之效。通辽市把加强嘎查村党组织建设作为“十个全覆盖”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龙头来抓,结合嘎查村“两委”换届,进一步选优配强嘎查村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嘎查村干部报酬保障机制,充分激发嘎查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积极性。在通辽市,像格尔林嘎查“两委”班子这样,齐心推动“十个全覆盖”建设的事例还有很多。广大党员干部“下地头、上炕头”,与农牧民“面对面、心贴心”,工作能力、服务意识得到全面提升,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

  通辽市还将“十个全覆盖”与培育特色产业相结合,将产业发展作为“十个全覆盖”的重要支撑。努古斯台镇道乃营嘎查是科左后旗有名的黄牛养殖村,在推进十个全覆盖过程中,该村投入800万元,完成了占地50亩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推动生产区和生活区分离,18户养殖大户迁入养殖小区,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的模式,与科尔沁牛业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人均收入达到6万元。

  与道乃营嘎查发展黄牛养殖不同,辽河镇平安堡村在发展采摘园和农家乐上下起了功夫。“多亏了‘十个全覆盖’,村里所有的街路都硬化了,环境也更美了,开车来我们家采摘葡萄的人特别多,还有一些村民瞅准时机建起了农家院和农家餐馆,好多城里人都说羡慕我们这田园的生活呢。”村民张艳辉兴奋地说。立足嘎查村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通辽市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游则游。在南部山沙区,突出发展药材、林果、杂粮等绿色产业专业村;在北部牧区,重点发展畜草、规模化养殖等专业村;在主城区和旗县城关镇周边,扶持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特色专业村,培育形成一批有特色、有市场、有前景的富民主导产业,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服务提档升级,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农牧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电报局村共有260户住户,改造前,全村危土房数目达121户,几乎占到总户数的一半,二十几户房屋因为年久失修摇摇欲坠,住房安全问题始终困扰着当地政府和百姓。“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该村投资550万元,对121户危土房进行了重建,并投入188万元,对原有的139户砖瓦房进行了维修,压在百姓心上最大的石头落了地。

  与电报局村的村民一样,2015年,通辽市2.88万户、近10万贫困农牧民告别了低矮简陋的危土房,住上了宽敞明亮、安全整洁的新居。65岁的丁以臣老人激动地说:“没想到我这一把年纪了还能住进宽敞明亮的砖瓦房,真是多亏了好政策啊!

  截至目前,通辽市今年确定的944个嘎查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年底前可以全部完工。

  立足既要建得好、也要用得好,通辽市还将后期管护作为一项常态化的重点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对环境卫生管理实行农户“三包”责任制,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维护。通过开展“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比创建活动,引导农牧民转变思想观念和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农牧民素质,促进乡风文明。

  据统计,两年来,通辽市共完成1644个嘎查村的“十个全覆盖”建设任务,48.8万户、156万农牧民受益。(记者 郭洪申)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