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与时代倾诉——简析鄂温克族作家涂克冬·庆胜的小说

05.01.2016  09:36

  三少作家的崛起,是少数民族文学的幸事。鄂温克族作家涂克冬·庆胜的小说作品在北京进行研讨,说明了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民族文学杂志社致力于扶持、推介、打造优秀少数民族作家工程的决心和行动。

  涂克冬·庆胜是鄂温克族著名小说家,先后当过知青、工人、刑警、大学教师、商人、律师等。丰富的生活经历,历练了作者深沉浑厚的精神底蕴,也成就了一个作家的文化记忆与文学素养。他于2005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处女作《第五类人》,近几年来,又相继出版了长篇小说《跨越世界末日》《萨满的太阳》,以及中篇小说集《陷阱》等作品,均获得不俗的影响。其中《第五类人》与《杰雅泰》,分别获得自治区第9届与第11届索伦嘎文学创作奖。

  庆胜的作品,被公认为具有批判现实主义风格,他是个成长很快的作家,他的作品几乎都集中在短短几年中,并且每一部作品都在社会上产生了影响,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更难得的是他的作品中,除了文学自身的力量,还有着作为文化学者的精神自觉,这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一种文学之外的意义与深度。

   萨满的太阳》:

  对和平与爱的深刻信仰

  小说《萨满的太阳》是一部热血之作,让人充分感受到了草原雄鹰民族——鄂温克那种血性和像天地一样开阔的精神,以及他们对于自己信仰的坚持、迸发出来的力量。小说中的人物都是栩栩如生的,这来自于庆胜对民族传统和现代性碰撞所遭遇危机的体会。

  这部作品首要的价值是填补了抗战文学的空白,以前没有鄂温克族的抗战趣事,《萨满的太阳》开拓了抗战文学新的可能。其次它还有一个很好的形态。鄂温克没有文字语言,只有口头语言,不管是用汉语写作还是蒙语写作,都十分不易。作品是作者精神的一种体现,《萨满的太阳》把一个民族的特质和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这对于一个没有母语文字的民族来说,更是难能可贵。

  小说中描述的那样一种生存方式,在满清时期非常独特,而在解放以后,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政治社会的冲击,包容地隐忍地、但是又顽强地不断地表现自己。本民族的文学作品,当仁不让有记录和传承的责任。

  此外,作为一部战争小说,作者力求保持立场客观和对历史忠实的同时,还深刻蕴含着人道精神的艺术特质,6年前出版的一部写一个人数极少的民族抗战的小说,竟然有异样的新鲜感。作品传达出了鄂温克族人心底深沉的忧伤,和他们对和平与爱的深刻信仰。

  然而作者对风俗和风景方面的内容没有逐一去描写,这难免让人读之意犹未尽。

   《跨越世界末日》:

  信仰与人的危机意识

  《跨越世界末日》也是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是对社会伤疤的一种揭示,但大家更希望在作品中看见疗伤的药方,就像需要光的照耀,人类才会跨越世界末日一样。

  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受“末日说”笼罩的人们浮躁、焦虑的状态。小说里的“大人物”白县长、尤检察长等人物,在追逐权力时贪婪而不择手段,使用权力时又无法无天;“小人物”律师事务所王主任、办事处洪主任等,为获得一己私利明争暗斗、出卖灵魂,甘为五斗米折腰。而主人公王倩妮从一个刚出大学校门的青涩女孩儿,经过在律师界的摸爬滚打,终于成长为优雅豁达的中产阶级。这一形象的塑造,和反面人物形成鲜明对比,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

  作者是带着浓厚的危机意识来写作这部作品的,他写的是在当下充满多种挑战的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一个年轻人痛苦与挣扎的蜕变。因此小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像一则寓言,作者想通过一个女孩子成长的经历,来反思中国转型社会当中,人怎么活的命题。庆胜的写作从《跨越世界末日》这部小说来看,已经完全褪掉了他的民族性,打开了一个少数民族作家的视野。在此基础上,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会读到更精致的、更有当下意义的鄂温克族小说作品。

   捷雅泰》:

  传统及现实中的小说情调

  中短篇小说集《陷阱》中的《捷雅泰》是一部风格化的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小说的情调及浪漫的气质很值得欣赏,缓慢的进度也是一种艺术上的审美,人物的设计很传奇、很精彩,结尾尤其不容易,这是作者文化底蕴的集中体现。在捷雅泰这个人物身上读者可以看到80后蒙古族年轻一代的特征,还有对民族归属感的追求。小说讲述了草原上一个个美丽的牧场变成农田,进而荒漠化、沙化,蒙古人失去了独特的生活方式,有的甚至失去了家园。这值得我们深思,尽管这些依靠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是语言这种无形的文化却可以自己掌握,谁也无法剥夺。

  少数民族作家要敢于表现文化冲突、文化差异,在小说中寻找梦想,汲取民族文化河床中的资源,用民族感受事物的方式和思维,精神的依据,写出更好的作品。正如叶梅在研讨会的发言中说到的,“庆胜作品中那种鲜活的、深入地气的描写,是今天这个时代坐在书斋里的人们感受不到的。这样的文本与其说是一个作家对文学的追求,更多的是对这个时代和我们生活在内蒙古、生活在其他民族地区的多民族人群的倾诉。”(贺颖  刘杭)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