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谋改 雄心求变 ——鄂尔多斯市工业经济发展巡礼
现代化羊绒衫生产线。
1990年4月21日,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准格尔煤田的主体工程黑岱沟露天煤矿开工建矿。
1959年,伊克昭盟第一座水电站巴图湾水电站动工新建,1963年建成发电。
1977年的准格尔旗化肥厂生产车间现场。
1979年5月25日,伊克昭盟在全区率先以补偿贸易方式引进日本技术,建起伊克昭盟羊绒衫厂,改变了中国只能出口原绒的历史。
1992年9月8日,亚州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国家西电东送北通道电源点达拉特发电厂开工建设。
1995年9月8日,鄂尔多斯羊绒衫厂股票成功上市,成为全国民族地区第一股。
2007年9月30日,西部大开发第一个火电项目,国华准格尔发电厂经过七年建设,两台机组全部投产。
鄂尔多斯市国礼陶瓷有限公司是首家将航天数控技术应用于陶瓷生产工艺中,集陶瓷产、学、研一体的高档日用陶瓷、礼品瓷生产企业。
70载坎坷随风去,70载辉煌谱华章。昔日“轻工业皮毛匠,重工业钉马掌”的鄂尔多斯,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引领内蒙古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历史把资源留给了鄂尔多斯,鄂尔多斯用改变资源利用的方式创造历史。
70年,历经波折、成就辉煌,从“一煤独大”到产业多元,鄂尔多斯工业正在用转型升级的如椽巨笔,绘制着“富民强市”的恢宏蓝图。在困难中奋起,在挑战中前行,鄂尔多斯工业经济的稳步发展,为自治区70周年华诞的精美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工业是鄂尔多斯经济的脊梁,多年来,鄂尔多斯一直注重工业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更是创造了世人瞩目的“鄂尔多斯速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到46.3%。“十二五”期间,在全球经济增长总体放缓,中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情况下,鄂尔多斯工业总量,始终稳居内蒙古自治区头把交椅,占比超过30%,对全区工业的增长贡献率接近三分之一;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半壁江山,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保持60%左右,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70年来,鄂尔多斯工业一次又一次站在新的起点上,高瞻远瞩,极目远眺,最终在思考中破茧,在转变中突破。
“十五”以来,鄂尔多斯依托本土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扶持重点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了煤炭、电力、炼焦、纺织、化工、建材、燃气、农副食品制造等十大支柱行业,成为带动和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高于全国、全区平均增速。383户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930.3亿元,是建国初期的25.4万倍,是1978年的3941倍,是“十一五”末的2倍,实现增加值2070.7亿元,对全市GDP的增长贡献率达到53.7%,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贡献率超过30%,工业总量始终稳居内蒙古自治区首位,是全区工业经济和全市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建国初期,鄂尔多斯工业总量微乎其微,工业产品仅有原煤、天然碱、生铁、地毯等少数几种产品,目前,工业品种已经增加到近60种。鄂尔多斯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之大、品种之多、性能之优、更新之快、满足市场需求程度之高,与建国初期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新世纪,鄂尔多斯工业经济高举“工业立市”大旗,进入从传统的原料输出型工业向新型工业化转轨的关键时期,成功走出了一条处理好产业规模与产业价值链、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转变的发展道路,工业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创业创新的历史画卷。今天,鄂尔多斯已经形成“鄂尔多斯羊绒衫”“蒙西水泥”“鄂尔多斯煤”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名牌、品牌产品。2016年,PVC、电石、化肥、精甲醇、煤炭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已经占全区产品产量的40—70%。焦炭、烧碱等占到30%左右。
鄂尔多斯工业始终注重走科学高效发展之路,注重与市场化同步发展,以效益为中心调整工业生产,确立工业的效益优势。2016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53.9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7倍。其中,煤炭行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达到2419.4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8倍,天然气开采、燃气生产供应、化工、电力、黑色金属、石油炼焦等六大行业超过百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99.1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2倍,增长29.3%,高于“十二五”利润年均增速47.3个百分点,全市工业产业结构和发展质量正在不断调整和改善。
70年来,鄂尔多斯工业逐步建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生产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覆盖了国民经济行业中工业3大门类、28个大类行业、56个小类行业。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转型发展,工业三大门类比重逐步得到调整,特别是制造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2016年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12.5%,较2013年提高0.3个百分点,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说明鄂尔多斯市工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工业内部行业结构更趋合理,现代煤化工、汽车制造、电子产品、新能源发电、生物医药等产业快速成长,工业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的态势较为明显。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比重分别为5.9%、0.8%和1.2%,分别较2013年提高4.9个、0.2个和0.8个百分点。
70年来,鄂尔多斯工业充分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带动了工业整体水平提升。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建设各级各类工业园区15个,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12.9亿元,建成面积619.7平方公里。15个工业园区共入驻各类企业267户。2016年,15个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累计产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3%;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226.3亿元,实现利润102.6亿元。其中,工业产值超百亿元园区8个,园区的集聚和吸纳效应逐步凸显,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2016年,全市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889.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1.3%,比“十一五”末比重提高7.1个百分点,准旗、伊旗进入全国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作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鄂尔多斯一直在“调结构、转方式”的转型发展道路上积极探索。通过转方式、调结构等一系列举措,以科技跨越,带动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一煤独大写进昨日,非煤产业多点开花,鄂尔多斯工业经济在转型与坚守中更加挺拔俊秀。
“十二五”时期以来,全市将经济结构调整摆在更加突出和优先的位置。一方面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委员会把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作为能源转型发展的立足点和首要任务的会议精神,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将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的地位再次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煤制气、煤制甲醇、煤制乙烯等产业相继崛起,另一方面继续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主动承接发达地区和欧美国家的产业转移,抢占高端市场和短板市场,提高地区综合竞争力,培育新的增长点,非煤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成功的托起了鄂尔多斯经济的腾飞。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非煤工业实现增加值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00.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8.3%,比“十一五”末提高19.2个百分点。其中,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业实现增加值76.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8%,比“十一五”末提高2.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行业比重比“十一五”末提升0.8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比重比“十一五”末提高0.9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数量有所减少。近年来,自治区和鄂尔多斯市政府逐步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非公有经济的宽、准、新、实的政策,全市非公有工业经济蓬勃发展。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34.4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为74.1%,较“十一五”末提高14.8个百分点;非公工业实现利润总额400.3亿元,占规上工业利润总额的66.8%,较“十一五”末提高3.1个百分点。
小微企业快马加鞭。在国家、自治区和鄂尔多斯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规模发展,该市小微工业企业逐步焕发出活力,迅速成长。“十二五”时期规模以上小微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速20.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年均增速7.5个百分点。2016年规模以上小微型工业企业274户,比“十二五”末增加13户,实现增加值585.8亿元,增长22.2%,快于“十二五”时期规模以上工业年均增速9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收入的比重为30.9%,比“十一五”末提高2.7个百分点,小微工业企业已经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后备军和蓄水池。
70年奋斗,有急流险滩,有艰难险阻,更有鄂尔多斯人豪情万丈的雄心。
70年历程,有创新思索,有转型探路,更有鄂尔多斯人坚韧不拔的意志。
一笔笔铿锵有力的数据,印证了70年鄂尔多斯工业强市脚步的稳健有力。重温发展,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鄂尔多斯工业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围绕呼包鄂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目标,积极谋划“十三五”,守望相助,砥砺奋进,破浪前行,续写鄂尔多斯工业发展新辉煌。(马玉清 才慧岚)
(本版图片均由鄂尔多斯市统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