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在一线】“驻村,就要驻到群众心坎里!”
“小杨人实在又勤快,知道的也多,平时有什么不懂的问他,他总是很耐心地告诉我们。”提起驻村干部杨爱林,呼和浩特市和林县城关镇武松村村民都竖大拇指。
从2019年3月驻村起,“清早出门、夜深回家”便成了杨爱林的工作常态。
摆在武松村村民面前第一块难啃的骨头,就是改善河流水质。
“早年的时候,我们这里还从河里打水喝,那时候这条河清澈见底,附近的耕地每年收成很好。”村民说。但7年前河道开始淤积,河水漫入附近耕地,3个自然村约80亩水浇地常年浸泡无法耕种,每年冬季,结冰后河水通过砂层渗入村民饮水井中,人畜饮水需沉淀至少一天后才能饮用,严重影响了村民增产增收和身体健康。
在此之前,武松村也尝试过清淤工作,由于条件限制,多年来毫无进展。
“治理并恢复河道生态是当务之急。”杨爱林对村干部说。
他与内蒙古路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商,最终促成“助力城关镇武松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河道清淤活动”。经过十几天的奋战,约3000米河道清淤工程全部完成,现在,武松村的河水干净了,解决了村民饮水问题,附近耕地明年开春即可耕种。
“农田机井不够用,一到干旱少雨季节,我们就只能盼下雨了。”3个自然村农业灌溉变压器安装不完善,大部分农田不能有效灌溉,村民张万良说的这句话,让杨爱林久久不能平静。
于是,杨爱林积极协调供电部门,对3个自然村农电灌溉设备高低压进行了有效对接,农电灌溉附属配套设施设备全部完成。
村民们喜上眉梢,大家再也不用看天吃饭,担心浇不上地了。
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杨爱林成了大家的主心骨,遇到难事也第一个想找他唠唠。
“我们多跑一分、多做一分,村子的发展就多一分希望。我想,这就是我们驻村干部的初心。”杨爱林说。
“村民只知道种玉米、土豆,致富没门路、没资金、没技术,集体收入少,啥都干不了。”杨爱林决心给穷根“松松土”。
“要想脱贫稳得住、致富有门路,一定要搞好产业发展。”这是杨爱林在驻村工作日志里写过数次的话。他深知,没有好产业,就难拔穷根。于是,打造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发展产业的蓝图在他心里绘制出来。
起步怎么起?必须有人带头抓产业,抓出成效,村里才能拥有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为此,杨爱林动员起村民李锁斌,但说服他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李锁斌在外地打拼多年,见过世面,有创业经验。但当杨爱林邀请他成立合作社时,李锁斌拒绝了。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杨爱林把村里的规划一遍遍讲给他听,把做成功的案例视频发给他看……
感受到杨爱林的干劲儿和真诚,看到了家乡发展的巨大潜力,李锁斌动了心。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李锁斌建起了和林县索斌种植业合作社。
大量流转承包闲置耕地,发放耕地承包费、入股分红、签订中长期土地流转合同……目前已初步流转土地2000多亩。
与此同时,武松村结合和林县返乡农民工创业试点县的优惠政策,鼓励合作社申请创业贴息贷款15万元,支持合作社发展壮大,就近就地吸纳人员就业,多方面多渠道增加农户收入。
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没水大河干。成立合作社后,武松村还针对吸收的没有牲畜和计划繁育牲畜养殖的就业人员,做出“秋后农作物秸秆无偿归种植人员所有”的决定,激发他们发展养殖的积极性。
杨爱林说,武松村下一步的发展,将继续坚持以优质产业汇聚人才的理念,打造一个“有干头、有赚头、有奔头”的产业体系,吸引并留住更多人才推动实现乡村振兴。
“驻村,就要驻到群众心坎里!”这是杨爱林常说的一句话。
在面沟自然村83岁的老党员姚存良家,杨爱林正忙着给老人的大水缸里填水。
“多亏了小杨,我一个人担不了水,他隔几天就帮我把水缸填满。”姚存良是2014年村里识别的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享受政策兜底,已经脱了贫,基本生活可以保障,但姚存良的老伴去世多年,一个人生活难免孤独,杨爱林隔一两天就去看看老人,陪他聊聊天,给他热热饭、提提水。
这样的场景,在武松村并不难见到。但凡乡里乡亲有困难,杨爱林都会认认真真地听、实打实地解决。
他嘴里总说:“我们驻村就是来解决问题的,这既是初心坚守,更是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