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呼和浩特市城建“三大动作”抢先知
城市规划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14年以来,呼和浩特市继续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统筹推进首府城市发展,把“改善民生、完善功能、提升品位”作为工作重点,从科学编制规划、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推进精细化管理、打造宜居环境、做好保障工作五个方面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据介绍,2015年呼和浩特市城市建设工作将有优化公共服务、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居住环境“三大动作”。
“三大动作”和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关联,市政府又将如何实现“三大动作”,且听市委常委、副市长孙建华娓娓道来。
优化公共服务着眼市政、医疗教育、便民服务、市容环卫四大类
孙建华表示,2015年优化公共服务将分别从市政设施类、医疗教育类、便民服务类、市容环卫类进行建设。市政设施类将新建改造城市给水、污水、中水管道管网206.7公里,新建、改造雨水管道及箱涵65.2公里;新建一级供热管网103.9公里,完成既有供热管网210公里,启动毫沁营、金桥调峰热源厂建设,实施桥靠热源厂等3座热源厂的续建工程,新增供热能力3800万平方米;对24座分散燃煤锅炉房实施拆并整合和燃气化改造;新建市政燃气管道82公里,改建油气混合站3座;完成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封场治理工程,完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医废塑料贮存库建设,实施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生活垃圾填埋区扩容改造;新建班定营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实施辛辛板、章盖营、公主府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确保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新建金桥水厂,完成金河净水厂 深度 处理工程,沙尔沁新区引黄供水工程,实施金河水厂二期设备及安装工程;完成市区范围内381个老旧小区二次供水加压设施改造工程。
在医疗教育类上,2015年将续建市中蒙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市第一医院临床科研实验综合楼建设项目,新建内蒙古肿瘤医院急诊楼、内蒙古国际蒙医院二期扩建项目等8项医疗卫生设施项目;实施34项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扩建工程项目;新建4座小型体育文化综合馆、扎达盖公园体育馆,续建市体育运动学校、游泳跳水馆、体育馆。
便民服务类,投入运营便民市场80个,便民服务点20个,完成100个后续便民市场建设选址任务;新建各类公厕124座,垃圾转运站72座;启动50个立体(或地下)公共停车场,约15000个停车位,完成20个建设任务,提供7000个停车位。
市容环卫类,完成100条老旧街巷街景改造,对50条街巷进行美化亮化改造;购置各类环卫作业车辆机具216台;新建24处餐厨垃圾收运清洗场站和环卫作业场站。
修路建桥加公交增停车位,四项措施缓解交通拥堵
交通拥堵是当下的城市病,困扰百姓生活,孙建华表示,2015年为了缓解呼市交通拥堵,市政府将采取四项措施。新建续建道路、桥梁及通道工程66项,改造维修小街巷42条;新增公交车辆400台,新建大学城场站等5座公交场站,完成东客站场站等2座公交场站的续建工程,改造公交候车亭500个,规划设置公交优先专用车道50公里,启动公交都市公交智能建设示范工程:增设公共自行车运营网点90个,投放公共自行车2900辆。新建50个立体公共停车场,确保20个停车场投入使用,新增7000个停车泊位。
提升居住环境,继续紧抓绿化和公租房建设
为了提升居住环境,2015年呼和浩特继续紧抓绿化和公租房建设。孙建华介绍,大青山前坡生态治理工程,开工建设赛马场、国际育马基地等文化体育项目,完成4.5万亩生态景观林栽植,对建设完成 草原 生态保护区、万亩草场二期、哈拉沁沟水系生态治理工程、大青山沿线生态治理工程、大青山前坡生态育苗基地建设项目、保合少森林公园等一批重点工程。
在园林绿化工作上,重点实施草原丝绸之路文化主题公园、乌素图河景观整治工程;完成103省道出城口绿化工程,完成乌兰夫主题公园等5处公园游园、金桥开发区等观有绿化景观、环城水系景观的改造提升工程。对新建成桥梁、道路全部实施绿化。
2015年,除了紧抓绿化,在公租房建设上也毫不放松。将新建公共租赁住房1200套;整治老旧住宅小区300个,建筑面积342.99万平方米;申报300万平方米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任务;提升400个小区专业化物业管理水平,改善800个改造后的老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设施,将1659个老旧住宅小区准物业纳入长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