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青山山唤不回
不信青山山唤不回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综合治理大青山前坡综述
本报记者 王开 刘晓冬 杨利伟
圣水梁
近来,喜欢骑行的张永平不时看到“驴友”们在朋友圈晒出的大青山美景。可是照片上的美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和记忆里的大青山联系起来。
5月9日,他决定去一看究竟。而这距他上次进山已经过去了10多年。
沿着大青山前坡下新修的规划二街,自西向东一路骑行,浓绿的樟子松与国槐,嫩黄的金叶榆,淡紫的丁香连成一片,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调色板上;转首北眺,生态林、灌木、绿草,随着起伏的山峦错落有致,宛如放大的盆景;回看山前,桃树、李树、海棠树、山楂树形成的连片果园,微风不时送来果树的花香。
“这些年没来,变化可真大呀!”在张永平看来,眼前美景彻底颠覆了他脑海里的大青山前坡形象。
10多年前,张永平总是隔三岔五骑行进山。但随着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对建材大量需求和当地村民的就业需要,在大青山前坡出现了采石场、白灰场、挖沙场、搅拌站等矿石企业。渐渐的,他便不再去大青山。
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大青山前坡生态景观近年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他并不知道,这是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全面实施大青山生态综合治理保护工程的结果。
整个治理区域总面积150平方公里,而新城区就承担了127平方公里,占全部工程任务的84.6%。
“期限仅5年,目标绿化覆盖率要达到80%。在这么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面前,新城区没有当作应急工程来对待,而是全盘考量、科学论证、综合施策,运用土地流转、环境整治、生态建设、旧村改造、产业经营相互叠加的‘复方疗法’,来系统推进大青山前坡综合治理。”新城区委书记张锐说,“项目预计投资上百亿元,现已累计投入50亿元。按照以往的思维惯性,政府完全可以用这些真金白银干很多立竿见影的事情,但不能简单的算经济账,生态建设的综合效益是无法估量的。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就要绿色化,这钱花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