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生生不息——十八大以来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强调,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内蒙古各族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要努力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同时要求,内蒙古要大胆地先行先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自治区党委、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的意见》。王君书记多次强调,一定要锲而不舍地抓好造林绿化工作,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全力打造生态文明的亮丽风景线。要进一步落实政府责任,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全民动手,大抓植树造林绿化工程,切实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夏日的内蒙古,天高云淡,远山苍翠,绿波荡漾。
站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山簏放眼北望,一坡连着一坡的鱼鳞坑纵横交错,一株株幼苗泛出新绿,目之所及,绿色绵延。很难想象,就在1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寸草不生的裸露沙带……
而今,生态文明的理念在我区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只有像保护眼睛一样去保护生态,像珍爱生命一样去守护身边这片绿色,才能让内蒙古的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空气更干净,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深入推进。
梳理十八大以来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我们可以底气十足地告诉世人:内蒙古,绝不再重蹈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效应的覆辙,要让绿色发展、永续发展成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交响乐中最动人的乐章!
绿色变革之内蒙古声音——美丽家园绿作底色
内蒙古横跨三北,是黄河、辽河、嫩江等河流的上中游或源头,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保护和边疆繁荣稳定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其中,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不仅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和东北最大的水源涵养地,还是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草原的天然屏障,对维护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的生态平衡发挥着巨大作用。
怎能忘记,大自然对内蒙古的严厉惩罚。上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气候恶化、超载放牧和不合理垦植,绿草逐渐稀疏,沙漠开始蔓延,大片土地开始被沙地和沙带所侵袭,绿退沙进,内蒙古生态日益恶化。
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持续推进实施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淘汰落后产能,实施了一大批节能环保重大工程,全区生态环境实现“整体恶化趋缓,治理区明显好转”,天蓝地绿水净空气清新的美好家园逐步显现。
5年来,我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施了京津风沙源、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实施了草原补奖机制和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全区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实现“双增长”,由“十一五”末的3.6亿亩、13.6亿立方米提高到3.8亿亩、14.84亿立方米。荒漠化、沙化面积实现“双减少”,分别减少1200万亩、10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1.03%,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4%。
5年来,我区草原生态整体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一半草原植被明显恢复,草原面积增加了1400万亩。2015年,我区草原植被盖度、牧草产量、生物多样性和退化草原比重分别为43.6%、68公斤/亩、8.4种/平方米、60.4%,与2000年草原生态最差的时候相比,分别增加了7.3个百分点、12.1公斤/亩、1—3种,退化草原比重减少了4.1个百分点。
5年来,我区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2015年,全区12个盟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了80.9%;按照国家“水十条”要求,完成了地级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机制,划定8处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达到了100%;出台了内蒙古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办法,累计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面积608.7平方公里。
5年来,针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我区踩了“急刹车”。全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与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18.8%和22.7%,主要污染物中,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分别下降10.18%、8.13%、12.6%和8.83%,均超额完成任务。
5年来,我区绿色发展有序推进,实施“九大重点节能工程”支持节能技改项目215个。“十二五”期间,全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1.85%,列入国家“万家企业”的679家企业累计节能1625万吨标准煤;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处在全国前列;“十二五”期间,对全区640余户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推进煤炭清洁综合利用,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35.7%。
5年来,全区生态文明制度逐步完善,耕地、水资源、林业红线划定工作全面启动,基本草原的划定基本完成;“多规合一”试点改革和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深入推进,内蒙古森工集团、岭南八局还有102个林场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5年来,全区5133万人次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将3.4亿株绿树种在了内蒙古的土地上。
绿色变革之内蒙古作为——生态优先永续发展
放眼广袤的内蒙古,人们明显地感受到,树木多了,草场绿了,风沙小了。昔日沙进人退的地方出现了人工绿洲,退化的草原、荒秃的山岭、沙化的土地上葱笼叠翠,植被恢复的速度超乎想象。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做到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王林和说。
45岁的苏尼特右旗居民任平格永远不会忘记,由于非法开垦草原,他所付出的惨重代价是6个月的刑期,1000元的罚金。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个案,此案彰显的是内蒙古保护生态的决心与信心:不能失一片绿洲,决不毁一寸草地!
这是目标,更是底线。
曾经是全国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地区之一的通辽市,沙土面积最高达到4086万亩,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45.5%。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通辽市坚持把造林绿化、防沙治沙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依托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退耕还林等一系列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加快推进防沙治沙步伐,取得了“人进沙退”的良好成效,使科尔沁沙地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良性逆转。
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区制定了一系列生态领域的制度和措施,将内蒙古生态保护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出台自然资源实物量变动表编制工作方案。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制定了自治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实施方案;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实施自治区主题功能区规划,全面推进生态红线划定工作,26个旗县市开展了基本草原红线划定试点,实施了水功能区分级分类管理;
成立了自治区水权收储转让中心,在呼包鄂先期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全面实行了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
建立起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确立了公安、交通等15个部门会商联动机制;
国有林场林区改革,水权、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试点有序推进;
……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于光军说,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至今,其重要性已经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未来新常态的常态。
绿色变革之内蒙古愿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种草种树,这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方方面面,并与生产力布局、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理念、制度体制紧密相关,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是一场全方位、系统性的绿色变革。”王林和教授分析。
在这场绿色变革中,内蒙古的目标很明确,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从鄂尔多斯的治沙能手殷玉珍,到阿拉善的沙漠愚公苏和,他们在荒漠中栽下片片新绿时,也让绿色和谐的种子,深深扎根在那片沙漠之中。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正蓝旗在浑善达克沙地进行封育飞播,10多年来没有停歇,如今,这里树木郁郁葱葱,灌木丛生,野生动物和珍稀禽类栖息其间。
……
生动的事例,为我们描绘出内蒙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的美好图景,见证着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成果。
可以说,在“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紧要关头,内蒙古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动诠释了以绿增色、以绿生财、以绿造福、以绿添富的发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细化为3个方面:让生产空间集约高效,让生活空间宜居适度,让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切实筑牢我国北方这道生态安全屏障,继续实施天然林自然保护工程等12大生态治理和保护工程;
实现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继续实施大气污染治理等10项环境治理和保护工程;
保护生态环境,抓紧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8项制度,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行为;
……
到2020年,我区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3%,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将提高到46%以上,湿地面积不低于9000万亩,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沙漠沙地、农田6大生态系统趋于稳定,国土空间开发强度控制在1.6%以内,主体功能区布局和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架构基本形成。
与此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重大突破,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目标任务,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211.57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持续下降,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1%以上。(记者 王国英 实习生 刘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