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方马其诺防线”|阿尔山林区新生记

02.09.2015  17:44

    新华网阿尔山8月22日电(记者丁铭、李建平、董璐)夏季到阿尔山林区走访,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满山遍岭的密林,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绿得让其它颜色都没有插缝的余地。可是您知道吗?七十多年前这里曾遭受侵华日军疯狂采伐。

    阿尔山林区位于大兴安岭西南麓的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境内,辖区内河流纵横,森林遍布。七十多年前,为了构建阿尔山军事要塞和掠夺中国东北的森林资源,侵华日军对山上的原始森林进行了疯狂采伐,使这里的林业资源受到极大破坏。

    据阿尔山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日本侵略者为了修建阿尔山军事要塞和掠夺这里的森林资源,当时修筑了一条洮索铁路(今白阿铁路)。铁路修建完后,日本侵略者就强征中国劳工沿着哈拉哈河流域开始采伐。

    那么,日本侵略者是怎样掠夺阿尔山地区森林资源的呢?我们通过找到的两份资料可窥见一斑。

    据日伪人员编写的《喜扎嘎尔事情》记述,1938年,在以白狼(今阿尔山市一个镇)为中心的区域内,从事木材采伐的林业工人约4500人。当年采伐量为军事用材36260立方米,枕木用材、电线杆用材、坑木用材等62万根。

    内蒙古党委党史研究室提供的一份《内蒙古抗战期间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概述》记载,1936年、1937年两年间,日本帝国主义在阿尔山地区掠夺的木材达1600万立方米以上。按照当时阿尔山为中心的林区木材生产量年均400万立方米推算,日本帝国主义在统治阿尔山林区13年间,掠夺的木材量应在5200万立方米以上。

    当地人告诉我们,日本鬼子采取“截伐”的方法进行采伐,伐完后留有半人高的木桩,对森林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如今,穿行在阿尔山林区伊尔施、白狼、五岔沟一带,都能看到山上遗存的“截伐”罪证,尤其是在哈拉哈河上游伊尔施一带,半人高的黑色木桩格外刺眼。

    根据当时的史志记载,有人从索伦(距离阿尔山一百公里左右)骑马到阿尔山洗温泉,在树林里面穿行三天,荫以蔽日,没有见到太阳和月亮,可想而知当时的森林资源达到何种程度。可到了日本投降时,这里的山林已是满目疮伤,索伦一带的原始森林更是被采伐殆尽。

    随着苏联红军1945年8月8日对日宣战,苏军越过大兴安岭攻破阿尔山要塞,消灭了这里的日军,使阿尔山林区回到祖国怀抱,从此获得了新生。

    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阿尔山林业局局长韩广武介绍,阿尔山林区回归新中国后,当地林业职工按着“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要求,森林采伐与营林抚育并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不仅达到了采补平衡,还使阿尔山林业局于1992年首次实现森工企业人工造林保存面积100万亩以上的宏伟目标。

    如今,在阿尔山市伊尔施镇的南山之巅,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为阿尔山林业局竖起了一座“百万亩人工林纪念碑”。韩广武说:“这座丰碑是用几代林区儿女的血汗乃至生命铸成的,它凝聚着大兴安岭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他动情地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94年7月24日,32辆汽车满载着造林队员由伊尔施出发,前往桑都尔林场对人工造林进行幼林抚育。途中,一辆汽车不幸发生车祸,50岁的幼林抚育组长和一位年仅24岁刚结婚不满一年的职工不幸罹难。但即便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人们依然没有停止造林的步伐。因为他们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为祖国的绿化事业做贡献”!

    轻风吹拂,碧波荡漾,一望无际的大森林连绵起伏,汇成绿色林海。七十多年前被日寇蹂躏得遍体鳞伤的阿尔山林区,经过新中国成立后林业职工的精心抚育,如今松桦蔽岭,郁闭成林。

    韩广武说:“阿尔山林区的造林史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宝贵的物质财富,更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大兴安岭人精神!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