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艺人频涉毒 专家警语明星勿"任性"踩底线 

10.01.2015  14:21

  新华网北京1月9日电(记者白田田)艺人房祖名涉嫌容留他人吸毒案9日在北京依法公开审理,受到海内外华人社会高度关注。相关专家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岸三地演艺界人士涉毒案“高频”曝光,反映出一些艺人法律意识淡漠、道德规范缺失,警示作为公众人物的演艺明星不应“任性”踩踏社会底线。

  近一段时间以来,涉入吸毒案的两岸三地艺人名单中除房祖名外,还有来自香港的莫少聪、张耀扬,来自台湾的孙兴、柯震东,来自大陆的李代沫、张默、高虎、尹相杰等,可谓“前赴后继、触目惊心”。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原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认为,演艺明星是公众的偶像,尤其受到青少年的喜爱,他们的言行和道德表现对于年轻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演艺明星本应当树立榜样,而现在不少艺人陷入一种“虚无主义”,通过吸毒来排遣负面情绪,对年轻一代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示范”。

  香港丽天文化与公共政策顾问公司主席凌友诗认为,艺人不但要具有非常强的专业精神,更要了解自己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当下两岸三地演艺圈在商业利益驱动下,对艺人的品格要求和教育栽培放松了,艺人的形象、德行良莠不齐。今后不能仅仅从商业的角度来评价艺人,应该在社会责任方面对他们有更高的要求。

  还有学者指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抬头”,成为演艺圈吸毒现象增多的社会土壤。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社会不应缺乏理性判断和价值判断,不应仅以名气、金钱来界定成功,不应丢弃关于价值情操、社会声望的衡量标准。

  夏学銮说,很多演艺明星“一有钱就任性”,认为自己作为名人就可以跳脱法律的约束,缺失了法与德的意识,就容易踩踏社会底线,其结果是成名快,毁名更快。对于涉毒的演艺人士来说,要吸取沉痛的教训,重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社会制度而言,应加快完善对演艺明星的法律和道德约束机制。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