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2017中国经济开局:“稳”“进”格局更明朗 消费放缓引关注
今年前两月的物价、工业、投资、消费等经济数据日前陆续“出炉”。专家分析认为,这些数据印证我国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的态势,但消费增速放缓等显示经济增长的长期推动力仍值得持续关注。
在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论坛课题组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工业增速企稳,投资增速止跌,外储重回“3万亿”,物价温和上升,PMI维持在扩张区间等一系列变化,显示中国宏观经济正在底部企稳回暖。
“1、2月份开了个好头,为全年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说,尽管开年数据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春节等季节性因素扰动,但总体而言经济在回暖、信心在恢复。
例如,从稳定增长看,制造业、基础设施以及房地产开发三大领域投资增速全面回升,尤其后二者增速明显加快;从结构优化看,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对工业整体的支撑作用明显,同时也是吸引投资的重要领域。
毕吉耀分析说,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开年宏观决策部门“稳增长”的压力要轻一些,这意味着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方面。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前2个月,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5%,增速比上年同期放缓0.7个百分点,为近年来的低点。
有分析认为,这种变化背后的主因在于汽车销售的回落。受小排量汽车减税政策退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及翘尾因素影响,前两个月,我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销售额同比下降1%,上年同期为增长5.4%。
“消费增速放缓是季节性现象,还是趋势性变化,仍需后期进一步观察。”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尹恒表示,自2014年最终消费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最终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一直稳定在4个百分点左右。
为稳定消费动力,他建议,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提振消费信心;二要全面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放松市场管制,鼓励创业创新,增加居民就业机会和收入,促进消费的转型升级;此外还应加大再分配调节,缩小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