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走基层】李云飞和他的沙棘产业
原标题:李云飞和他的沙棘产业
高粱、麸皮等经过筛选、粉碎、蒸煮、发酵,加入沙棘果渣,再进行调制、灭菌、灌装,一瓶瓶沙棘醋和沙棘酱油就这样生产出来了。这是记者在鄂尔多斯市沙棘工业园区天骄资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看到的情景。
“沙棘富含营养成分且口感好,我们生产的沙棘醋、酱油比市场上同类产品卖价高出30%,销路一直不错。”公司董事长李云飞说。
1994年,从原伊克昭盟科技处情报研究所辞职的李云飞,一头扎进沙棘产业里。当时沙棘产业尚未形成气候,但他认准了这条“生态、健康、富民”之路,埋头研究,开发出一系列沙棘产品。1994年,沙棘保健醋、酱油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02年产品出口日本,2005年与“百年老字号”北京王致和公司合作,沙棘醋、酱油各达到年产1万吨。
“沙棘产业是健康产业,鄂尔多斯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前景广阔。”李云飞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他深知,被誉为“天然维生素宝库”和“维生素之王”的沙棘果实中含有多达300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及微量元素,要能提取出来做成保健品,会让更多的人受益。2009年,正当国外一些专家还在探讨如何从沙棘叶里提取沙棘油时,李云飞开始与国内知名大专院校专家合作,先后研发出沙棘叶黄酮、沙棘原青花素和沙棘油3款天然保健品,填补了沙棘产业领域的空白。2012年,沙棘叶黄酮获国家发明专利,另2项专利正在审批中。
世界沙棘种植面积90%在中国,中国沙棘种植面积80%在内蒙古,内蒙古沙棘种植面积80%在鄂尔多斯。沙棘不但是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的优良树种,而且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树种。截至去年底,鄂尔多斯市累计种植沙棘641万亩,保存361万亩。
作为一项绿色生态产业,沙棘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2005年,鄂尔多斯市投资近1亿元开始建设占地2.5平方公里的沙棘产业大型加工园区,引进天骄资源发展有限公司、高原圣果公司等6家沙棘加工企业,形成沙棘原料处理、有效成分提取、食品药品保健品生产等加工体系。2010年,又出台《关于扶持沙棘产业发展的意见》,扶持沙棘产业发展,推进标准化沙棘原料林基地建设。
目前,天骄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每年投入研发费用300万元,在伊金霍洛旗开发了800亩沙棘育苗基地,在泊江海镇建设了12万亩沙棘原料林基地,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欧盟有机食品认证,被评为内蒙古名牌产品。该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沙棘食品研发中心被认定为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记者郝雪莲)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