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与内蒙古首批合作校园基地揭牌
6月21上午,内蒙古首批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普博览基地学校在乌兰察布市揭牌。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普基地项目以中科院为依托,由呼和浩特市百盈教育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引进,结合内蒙古中小学科普需要,将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促进内蒙古青少年科普教育发展。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亿利东方学校、集宁区民建路小学、卓资县二中等六所学校被授予首批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普博览基地学校,今后,中科院院士、老科学家将不定期走进示范区基地学校,与同学们开生动有趣科普互动;六所基地学校的优秀中小学生以“求真科学营”的形式走进中科院遍布全国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野外台站、博物馆标本馆天文台、植物园等,通过参加不同主题的体验课程,现场聆听专家汇报,动手实验,感受我国各领域高新科技成果。同时还将选拔示范区基地学校优秀的中小学生对其进行创客技术培训,参加小院士科技创客大赛,设置各类奖项,从中发现一批真正热爱科学的“小院士”,带领他们走进中科院实验室,参与真正的科研项目,推荐给中科院大学,获得优先录取资格。此外,每年组织两次面向示范区基地教师的科技教育培训,采用专题讲座、案例交流主题沙龙、公开课、拓展体验等形式开展;每年组织一次高峰论坛,科普教育示范区分管领导和基地学校校长参加,参观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出国考察,让大家了解最前沿的教育理论和成果。
揭牌仪式之后,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讲师团成员陈光南做了一次主题为《声音的奥秘》科普知识专题讲座。陈教授用一个个生动、风趣的事例来解答人们关注的有关声音的问题:声音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同一物体能够发出不同的声音、共鸣是怎么回事、如何有效地利用共鸣现象等,让现场师生体验到了物理的魅力。(通讯员张航)
[责任编辑 吴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