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主流媒体热议十九大代表潘志荣

14.10.2017  03:02

  9月29日,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党的十九大代表选举工作顺利完成。全国各选举单位分别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2287名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包头市达茂旗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业务监督管理部部长、派驻满都拉口岸检察室兼希拉穆仁检察室主任、一级检察官潘志荣就是其中的一员。 

  十九大代表名单公布后,国内的主流媒体便刮起了一阵热议潘志荣的“旋风”。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媒体在内的近30余家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新媒体集体发声,从不同方位、不同视角全方位展现了“游牧”检察官潘志荣的代表风采。 

   

   关键词一:24小时不关机

 

   

  《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日 第4版 

   

  达茂旗地处边境,气候条件恶劣,潘志荣却几次放弃留在市区工作的机会,选择留在边疆。 

  …… 

  潘志荣每年有2/3的时间工作在农牧区,为方便服务农牧民群众,潘志荣专门制作发放了5000多张蒙汉双语“检民联系卡”,始终兑现24小时不关手机的承诺,被群众称为“一叫通”。 

 

 

   关键词二:“游牧”检察官  

 

  央视《新闻联播》 

   

  达茂旗地广人稀,为服务牧民,潘志荣一周至少4天都在牧区巡访。 

  2015年的一次巡访中,潘志荣接到举报,有人擅自将集体草场转移到亲戚名下,套取国家禁牧补贴款。经过调查取证,潘志荣最终追返5万多元补贴款。 

  30多年来,潘志荣走遍了达茂旗1.8万平方公里上的77个行政村,巡访了890个牧点,4000多户牧民,办理案件600多起。 

   

   

   关键词三:听得懂的法律  

 

   

  《新华每日电讯》2017年10月9日 第6版 

   

  30年来,他每年200多天“”在农牧区,化解矛盾纠纷;身为汉族的他,能说一口流利的蒙古语,被誉为 “听得懂的法律”。 

  …… 

  潘志荣深深热爱检察工作,认真对待每一个案件。牧业机械化中专院校毕业、曾是检察业务“门外汉”的他,开始刻苦背诵法律条文,潜心钻研业务,一本《蒙汉词典》随时带在身边,后来又通过自学取得法律专业大专文凭。几年后,他便成为蒙汉兼通、业务突出的专家型人才;至今,他办理的600多起案件,无一错案。 

 

 

   关键词四:民情日记  

 

   

 

   

  潘志荣在达茂旗草原上与诞生在这里的草原英雄小姐妹一样出名。从2011年任基层检察室主任起,潘志荣就开始了“游牧”办公,全旗近七成的牧点他都去过,每年有200多天都“”在农牧区。巡访过980多个牧场点与3400多户农牧民,化解矛盾纠纷近百起。他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撰写10万多字的民情日记。 

   

   关键词五:牧民的好“安达  

 

  《法制日报》2017年10月11日 第3版 

   

  在牧区工作多年,潘志荣为牧民解决难题无数,换来了牧民群众的信任,他们都把潘志荣当成自家人看待。“老潘在牧区可受欢迎了,他和好多牧民结成了‘安达’(蒙语兄弟),不佩服都不行。”同事们这样评价他。 

  1996年,巴彦花镇牧民图布沁与邻居酒后发生冲突,致邻居轻伤。该案移送检察院后,图布沁仍不认罪。潘志荣耐心教育他:“你们是好朋友,不能因为一时冲动伤了和气。你伤了人,要承担起法律责任。”最终图布沁认罪并支付赔偿金。此后,老潘下乡路过图布沁家,总要进去坐坐,劝导他。 

  图布沁孩子的学费不够,老潘立即拿了3000元送到图布沁手里;图布沁买草料没有钱,老潘为他做贷款担保人……在潘志荣的帮助下,图布沁家从家徒四壁到牛羊满圈,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图布沁说:“十几年了,我也记不清麻烦过潘哥多少次,他一句怨言都没有,他就是牧民的活雷锋,我们心里的好安达。”像图布沁这样的朋友,潘志荣交了很多。 

 

 

   关键词六:基层民生检察  

 

   

   

  今年,打造基层检察室平台依然是潘志荣的工作“重点”。“在十九大上,如果有机会发言,我想提基层检察工作方面的建议。”他表示,“案多人少”问题依然困扰广大基层检察机关,希望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能有更多良策解决这一问题。   

  …… 

  “下一步,我想加大力度‘走基层、访民情’,更好地为农牧民群众服务。”潘志荣说,作为员额检察官,他在办好案件的同时,一定要坚定地走下去,做好基层民生检察工作。 

   

 

 

  除主流媒体的报道之外,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还有40余家大大小小的媒体对潘志荣的先进事迹进行转载报道,充分展现了十九大代表的风采。 

   

    《光明日报》2017年10月2日 第2版  《检察日报》2017年10月12日 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