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 “十二五”脱贫攻坚成就
乌兰察布市 “十二五”脱贫攻坚成就
“十二五”期间,乌兰察布市重点实施的扶贫项目有:
1.整村推进。2011年至2013年,共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达198个嘎查村。
2.“三到村三到户”扶贫工程。从2014年起,在561个贫困嘎查村实施扶贫规划到村到户、项目到村到户、干部到村到户的“三到村三到户”扶贫工程。每年自治区投入专项资金45万元,66个自治区厅局级、90个市直机关、608个县直科局组成161个驻村扶贫工作团和561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定点帮扶全市561个重点贫困嘎查村。
3.产业化扶贫。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4家,自治区级扶贫龙头企业76家,市级扶贫龙头企业89家。通过“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进一步辐射、带动了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步伐。
4.金融扶贫。累计发放金融贷款26.89亿元,共扶持7.1万户农牧民、23家扶贫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
5.实施生态脆弱地区移民扶贫工程。实施生态脆弱地区移民扶贫工程。其中2011至2015年实施2期“扶贫移民扩镇项目”和3期“生态脆弱地区移民扶贫工程”,共移民13432户、40751人。
6.革命老区建设项目。2011年自治区投入老区建设项目资金900万元,实施项目9个;2012年自治区投入资金900万元,在6个革命老区旗县实施建设项目8个;2013年自治区投入资金1000万元,在9个革命老区旗县12个乡镇实施建设项目15个,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牧业产业发展。2013年国家彩票公益金项目落户四子王旗和察右前旗,分别投资1500万元和1000万元;2014年,彩票公益金项目在卓资县、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和兴和县4个旗县实施,共投入资金4000万元,专项支持革命老区整村推进和小型公益设施建设。2015年,投入彩票公益金资金1000万元,主要用于兴和县小型公益设施建设。
7.集中连片开发扶贫项目。2011年,自治区投资1000万元,在兴和县和商都县实施2个项目。2012年,自治区投资1亿元,覆盖8个旗县、21个乡镇、126个贫困村,受益贫困户1.8万多户、4.6万多人。2013年,自治区投资1亿元,项目覆盖10个旗县、22个乡镇、90个行政(嘎查)村,受益户达到1.7万多户、5.09万人。
8.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项目和扶贫“雨露计划”。2011至2015年,在部分旗县实施扶贫“雨露计划”试点工作。2014年,投入“雨露计划”资金705万元,共补助4700名接受中、高等教育的贫困学生,平均每人1500元。(内蒙古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