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文化遗产—石器时代
●老虎山遗址石围墙
●陶斝
凉城县老虎山遗址
撰稿:胡晓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凉城县永兴镇毛庆沟村西北1公里处。坐落于岱海盆地的西北缘,蛮汉山的余脉老虎山南坡上。东距岱海约25公里。其南部是与岱海相连的低洼地带,山坡西侧是老虎山沟,沟内泉水溪流四季不断,向南汇入浑河。
遗址分布在西北至东南走向的两个山脊之间,并沿山脊修筑有石围墙,主体呈三角形簸箕状,中央有大的冲沟将其分为北高南低两部分。遗址的扇面底长约400米,距遗址顶端约450米。另外,在遗址西南石墙外,有窑址区遗迹的分布。整个遗址的总面积约13万平方米。遗址地势呈坡状,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侵蚀、分化作用,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和冲沟两侧遗迹,遭到严重的破坏,地表局部裸露出基岩,还有的暴露房址的底部白灰面、红烧土等。1982—1992年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该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领队田广金先生。总计发掘房址70处、灰坑38个、灰沟2条、窑址6座、墓葬8座,实际发掘面积约4000平方米。出土陶器481件,石器214件,骨、牙、角器16件。
老虎山遗址的石围墙,依山脊的地形而筑,环绕着遗址的主体,以西北角山顶平台的方形石围圈两侧,向东南部呈三角形扩展分布。山顶的方形石围圈和北、西墙保存较好,坡下部分损毁严重。南墙只残存20米。北墙略呈弧线,残长600米。西墙断断续续残留约405米。山顶方形石围圈边长约45米,依顶部后墙中间有一石筑长方形房基址,约7平方米。石围墙一般宽0.7米,个别段宽达5米,残高0.3—1.5米。遗址中的地层堆积薄厚不均,文化层厚0.2—2米。以遗址中央的大冲沟分界为南北两个区,房址多以较集中的排或群分布在两个区中。
房址为窑洞式建筑,均保存房址的底部。其平面主要有两种形制,圆角方形(长方形)和“凸”字形房屋。门向东南。房屋内中间设有圆形浅坑灶。有一些房屋内设有柱洞,一般在3个以下,极个别的有14个。墙壁为直壁或斜面外倾。壁面、地面抹有草泥和白灰面。一般房屋面积在10—15平方米左右,制作较为规整精致。灰坑为圆形筒状、袋状平底,口径1—2米左右,深浅不一,壁、底规整。窑址区主要位于遗址西南部石墙外。陶窑由窑室、火门、窑膛、窑箅、火眼、门前火坑组成。火门向南。窑室为馒头形状,直径1.6—2.2米。发掘的墓葬均分布在遗址内,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坑壁不规整,仰身直肢葬,无随葬品。
出土遗物有石器、陶器、骨、牙、角器等。石器以磨制为主,亦有少量的琢、磨兼制。器形以环、刀、镞、斧数量最多,其次为矛形器、刮削器、凿、磨盘、球、锛、杵、石核、纺轮、砺石、铲、壁形器、抹子、石叶、磨棒、钻、网坠等。陶器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次之。陶色以灰陶、褐陶为主,黑皮褐胎陶次之。纹饰以篮纹为主,绳纹次之,还有刻划纹、附加堆纹、方格纹、压印纹、指甲纹、素面等。器形有素面夹砂罐、篮纹罐、高领罐、绳纹罐、直壁缸、大口瓮、曲腹和斜腹盆,豆、斝、矮领瓮、大口尊、甗、甑、碗、杯等,还有一些工具及其它器件,如纺轮、铃、圆片、球、抹子、垫子、环等。骨、牙、角器有锥、针、凿、匕形器、牙饰件等。
从老虎山遗址的地层间层位关系与遗迹之间相互打破叠压关系,对应遗迹单位出土陶器的器物组合、器形变化的特征,可将该遗址的文化遗存分为早、晚两期。根据与该遗址时代、文化面貌相同的园子沟遗址早期遗存和老虎山遗址晚期遗存的C14常规测年方法测定,经树轮校正后年代大体为:早期距今4500年左右,晚期距今4300年左右。老虎山遗址早晚期最多经历了200年左右,早晚期平均各约100年。通过对岱海地区龙山时期遗址的考古发掘,对比研究内蒙古中南部及相关区域的龙山时期遗存的文化内涵,以老虎山、园子沟等遗址为代表的遗存,被命名为“老虎山文化”,该文化涵盖有两个文化类型,即代表着河套及南流黄河两岸小区的永兴店类型、代表着岱海及张家口盆地小区的老虎山类型。老虎山、园子沟、西白玉、板城、面坡、大庙坡等遗址均属老虎山类型。老虎山文化中发现的石筑围墙遗址,数量多、规模大,砌筑技术的完善,被视为龙山时代的“石城”。在遗址中的制高点建有石房、石堆等设施,可能具有瞭望或祭祀功用。成熟的窑洞式房屋建筑,制陶窑区集中的设置等。反映出了聚落人群的凝聚力和一致性,可能已形成了较大氏族集团。在老虎山文化的陶器中,斝式鬲到双鋬鬲的出现,对北方地区鬲的起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其传播和影响到了中原、河北、山东的龙山文化,鬲所代的饮食习俗因此成为典型中国早期文化因素之一。老虎山文化是内蒙古中南部乃至整个北方地区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的一系列重要发现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北方地区早期的社会状况提供了珍贵资料。
(完)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