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解读乳业新格局 用全球资源打造增长新动力

22.04.2015  23:13

  4月22日,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在2015中国国际乳业合作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奶业展览会上,作了题为《全球乳业的新格局、新契机、新方略》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他详细阐述了全球乳业新格局的三大特征,并且就全球乳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了“积极推进国际资源一体化”、“大力发挥全球创新推动力”、“建立食品安全共同体”三项建议,引起了与会代表们的强烈共鸣。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日渐增强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的显著变化,全球乳业格局正在经历着重要变化,其中全球的资源和中国的市场、全球的研发和中国的智造、全球的视野和中国的经验的有机统一,是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对此,张剑秋提出“全球的乳企是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探索全球乳业发展的新脉络以及把握中国乳业市场的新契机至关重要。

  张剑秋指出全球乳业新格局呈现三大重要特征,分别是互联互通已使全球乳业成为一个整体、中国乳业的影响力日益增大、科技创新将深层次地改变乳业未来。这意味着,“对于人类健康梦想的守护,将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大范围上打破国别的限制、突破疆域的制约,而呈现全球不同领域优势资源的高度整合。”

  立足全球乳业的新格局,张剑秋提出了“积极推进国际资源一体化”、“大力发挥全球创新推动力”、“建立食品安全共同体”三项建议,以此推动全球乳业可持续发展。

  张剑秋认为,按照国际分工规律,在资源禀赋最适宜的地方进行养殖、生产、加工、制造等,让不同的优势资源发挥最大效应,从而形成1+1大于2的效果。这是所有乳企在全球乳业新格局下的发展方向。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乳企对乳业健康发展的一份担当和一种决心。

  此外,在创新方面,张剑秋指出,面对中国市场给全球乳业创造的机遇,立足中国市场、汇集全球智慧已成为全球乳业创新的主要趋势之一。在此方面,伊利具备独有的“反式创新”经验,即通过与全球顶尖研究机构开展创新合作,不断开发创新产品,再反向回流到中国市场,用全球的优质资源更好地服务中国消费者。

  食品安全是全球乳业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尤其在乳业资源的全球性流动不断加速的新时代,食品安全意味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对此,张剑秋强调,“加强全球乳业在食品安全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建立全球食品安全共同体至关重要。让所有合作伙伴树立起食品安全意识,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2015中国国际乳业合作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奶业展览会”于4月21至24日在黑龙江哈尔滨市召开,主题为“科技引领、质量提升、合作共赢”。该大会一直在推动中国乳业转型升级、全球乳业交流互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为中国乳业和全球乳业的合作、交流、共荣搭建了一个高端平台,也为中国和全球乳业的健康发展推动了众多重要项目的达成。本届大会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政府代表、乳业专家、乳企代表及行业相关人员与会。

[责任编辑 李中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