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突破“水”瓶颈荒漠变花海
二连浩特市奥林匹克公园
五月的二连浩特,一排排、一行行、一簇簇、一条条,高的、低的,丰满的、骨感的,鲜嫩的、厚重的,笔直的白杨、横行的本地榆、放肆的旱柳,紫色的丁香、粉色的榆叶玫、红色的刺玫,满眼的绿叶成荫,满腔的花香四溢。
近年来,二连浩特市以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建设西部地区特色鲜明一流口岸城市为目标,按照“增绿量、上水平、出精品”的原则,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逐步形成了“四横三纵,多点散布”的城市绿地系统。该市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中国十佳绿色发展城市、自治区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二连浩特市干旱少雨,土壤贫瘠,春秋风大,夏季炎热,冬季寒冷,严重缺水,极其不适宜植物生长。该市积极探索实践,聘请国内知名研究院所,对种植方式、树种选择、浇灌技术等进行研究,通过不断试验,摸索出了以榆树、沙枣、柽柳、柠条、暴马丁香等为主,再配以糖槭、山桃、山杏、樟子松、丁香、刺梅、蒙古柚等组成的绿化树种。
水资源严重匮乏一直是制约二连浩特市园林绿化的最大“瓶颈”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二连浩特市在拓展绿化可用水资源和节水灌溉上狠下功夫。先后投资近1亿元建设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日处理污水能力1.5万吨,建设污水收集管线163公里,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回用率达到90%。投资4600万元建设再生水处理工程,日处理能力1.2万吨,处理后水质可达国家一级A标准,可直接用于渗灌、滴灌,占到城市绿化用水的83%。投资4000万元建设绿化分质供水工程,每日为绿化管网增加可用水4000方,投资3000多万元实施渗灌、滴灌、喷灌等工程,城市公园、广场、主要街道、重要节点绿化等全部实现节水灌溉。近年来,累计建成中水回用管线112公里,建成滴灌管网362公里,形成了与城市居民用水完全分开的中水灌溉系统,彻底解决了绿化与居民争水的问题。
在坚持适地适树原则的同时,该市还在培育本土树种和培养绿化人才上下功夫。在培育乡土树种方面,建成了面积20公顷的绿化苗圃,培育适宜本土生长的树种25种,作为城市绿化苗木的重要来源。建成了面积5000平米的育苗大棚,年培育花卉60多万株,夏季全部用于摆放花坛美化城市。在本土人才培养方面,重点培养花卉培育、引种驯化、病虫害防治、后期养护管理等专业技术人才,建立自己的“土专家”队伍,提升自主开展园林设计、育种驯化、工程管理、苗木修剪等方面的能力,保证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长期性和适宜性。
近5年来,二连浩特市共投入资金6.8亿元用于园林绿化和景观建设,完成了城市各街路的绿化升级改造,建成了奥林匹克文化公园、陆桥公园、驿路文化公园、恐龙文化广场等休闲广场绿地8处,丝路戈壁生态园、天鹅湖湿地公园正在建设中。目前,全市绿化覆盖面积达到98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6.5%,公共绿地125万平方米,市民出行500米左右就可以到达公园、广场和休闲绿地进行健身娱乐,实现了园林绿化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粗到精的突破。
[责任编辑 巴菊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