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丽新家园】边城村庄的幸福画卷

06.11.2015  11:12

赛乌素嘎查新貌。

住上了80平方米的新房子,62岁的张秀中说:“如今这日子,过得舒坦!”

  “以前我住的土房昏暗潮湿,一年到头见不到阳光,墙皮都脱落了,床板、木桌、板凳也都是30年前的旧家具。眼看着邻居们一家家都住上了砖瓦房,我却只有羡慕的份儿。没想到政府给我盖了新房子,还有小院,水电暖样样齐全,我只花了5万多。”二连浩特市格日勒敖都苏木赛乌素嘎查的张秀中是当地的贫困户,这些年,她觉得样样不如人,是“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推进,让她和别的村民一样住进了新房。

  从二连浩特市市区向南沿208国道行驶到24公里处,只见路边一间间崭新的民房整齐的排列在村文化广场两侧,南面,一排排现代化温室大棚错落有致,一眼望不到边,这便是赛乌素嘎查。

  “今年我们的村民都住上了新盖的砖瓦房,喝上了自来水,看上了高清电视,用上了设备齐全的文化娱乐室……市政府投资1061万元,给村里新建了集幼儿园、卫生院、文化活动室为一体的综合楼。”赛乌素嘎查党支部书记任世富介绍。

  赛乌素嘎查的前身是赛乌素农场,现在常住人口有131户391人,耕地面积1000亩。今年,二连浩特市投入7000万元推进赛乌素嘎查的“十个全覆盖”工程,不仅对房舍、道路、广场等公共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还对村里的种植产业进行了专项规划,并新建了102套改善性住房。

  “现在做饭不用生炉子,都用电器了,地下水直接抽到家里,蔬菜大棚翻新了,安装了机顶盒的电视机有几十个台呢!”蔬菜种植大户白云富沉浸在“十个全覆盖”给他带来的幸福中。

  格日勒敖都苏木的包村干部张雪从去年开始几乎天天往赛乌素嘎查跑,给村民们讲解“十个全覆盖”工程政策,查看各项工程的进展。

  “看着村里发生的变化,起初不太理解的村民也慢慢转变观念,主动配合我们的工作了。”张雪说,“十个全覆盖”工程为村民维修了46栋温室大棚,整合了143亩耕地,新建了20个温室大棚和2100平方米的商业街。

  “以前我们家只有3个大棚,蔬菜行情好的时候,想扩大规模,却没棚可租。今年村里盖了20个大棚,我准备再租几个棚,规模化种植换季水果。”村民高凤娥道出了她的致富计划。

  “现在房子修好了,路也好走了,我们的蔬菜大棚跟新房子一样暖和,不仅省工夫还省人力。有很多蒙古国和俄罗斯的客商来我们大棚考察,洽谈合作还给我们下订单。”白云富说,“咱这好日子还在后头呢!”(记者 白喜辉 胡芳 王国英 金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