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爱心营销还不够

20.07.2015  13:17

  7月15日,本报刊发了消息《红山口大杏滞销,请帮帮这里的村民!》,同时在记者的微信朋友圈推送,引起了广泛关注。广大读者和微友纷纷咨询地址和电话,想去红山口采摘大杏。经过本报连续报道和微信朋友圈的推送,红山口的大杏立刻火了。根据约定,7月16日上午,记者和回民区万达广场的工作人员在红山口大杏采摘园见了面。随后,回民区万达广场的两名策划专员和杏农谈起了大杏订购情况。(7月17日《北方新报》)

  红山口村有200多亩杏林,按照亩产2000斤计算,今年的总产量将达到40万斤。果树丰产,让村民们看到了丰收的希望。然而,要想真正实现丰产增收,将农产品转化为真金白银,就必须尽快将这些大杏推向市场。但是,对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红山口村广大村民来说,这却是个不小的难题。

  在媒体的宣传下,红山口大杏滞销一事引起了社会关注,不少市民和单位纷纷施以援手,踊跃购买爱心杏。然而要想让40万斤大杏都销售出去,仅靠市民购买爱心杏还远远不够。而且更重要的问题是,未来村民们销售大杏的出路又在哪里?

  近些年,由于农产品滞销,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并不少见。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就不能只寄希望于市民献爱心。政府部门应该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手段、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在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系列化服务,将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只有这样才能破解农产品滞销难题,让农民不再为农产品滞销而发愁。

[责任编辑 张睿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