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是城市的清洁工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往往体现在很多方面。城市环境的好坏与否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在城市建设进程中,环境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乱扔垃圾曾经让很多人诟病,而义务环保也赢得了所有人的喝彩。在我们身边,做义务环保的人有不少,或让我们感动,或让我们敬佩,或让我们竖起大拇指。这些人这些事,值得我们喝彩!
致敬:不辞辛苦清理小广告两位老人好样的
近日,市民刘先生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在三中后街经常能看到有两位老人清理附近的小广告,值得赞扬和学习!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在采访刘先生的过程中了解到,这两位老人经常戴着帽子,拿着铲子清理附近电线杆、墙面上的小广告。
3月20日上午,为了找到这两位老人,呼和浩特晚报记者来到三中后街,仔细找寻后,都未见到两位老人的身影。但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发现,附近街道的电线杆、墙面都很干净,没有一张小广告。
“这两位老人不论寒暑经常做这样的事,我们周围的人都知道。前段时间我还见到他们在这里戴着棉帽子和厚手套清理小广告。”三中后街的一家商铺老板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两位老人的事迹曾经是附近居民津津乐道的话题。只要随便一打听,附近的商贩都知道这两位清理小广告的老人。三中后街清扫卫生的环卫工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两位老人是老两口,他们经常出来清理电线杆上的小广告,清理得可干净了。说话间他指着电线杆让呼和浩特晚报记者看,他说自己打扫卫生的时候,经常能碰见两位老人。
“老人们给我们很好的示范,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也希望我们城市里这样的人越来越多,爱护居住环境的人越来越多。”不少附近的居民说。
励志:坚持5年捡垃圾为了环保他很拼
52岁的孙泽是和林格尔县人,后来因工作来到市区居住。他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每月工资3000多元,家庭幸福儿女双全。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会捡垃圾,而且一捡就是5年。
“我是自从五年前成为呼和浩特义工之后开始做这些事的。”孙泽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2011年4月份,他参加了呼和浩特义工公益组织,并和很多爱心人士参与了给贫困孩子捐助等多次公益活动。
2013年春天,孙泽和朋友一起到南湖湿地公园踏青,他看到不少游客把食品包装袋、空水瓶随意丢在山上。他不忍心看到这里的风景和湖水被垃圾污染,于是腾出自己装东西的塑料袋捡游客丢弃的垃圾。“还记得当时足足捡了两大塑料袋。”有了这次经历,他随后随着公益组织开始到各个景区、旅游景点捡拾垃圾。有时候还专门骑车到大青山前坡等地方捡垃圾。他把捡的垃圾背到山下,然后送到附近的垃圾场处理,只要有空,风雨无阻。
“我一开始捡垃圾用塑料袋,但塑料袋本身就是难以降解的污染。后来我买了几个大的编织袋,变成了可以反复使用的环保垃圾袋。”孙泽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他的环保袋容量很大,每包能装5、6斤垃圾,每次能捡两三包。“少的时候一天捡十余斤垃圾,多的时候能捡20斤,不过这个也分季节,冬天因为外出的人少,垃圾稍微少一些,其他季节垃圾比较多。”
捡垃圾看上去很简单,可是真正捡起来,却也是有一定危险的。“有时候山上的树枝会划到眼睛、脸等裸露在外的身体部位,有时候会遇到捡的垃圾太多太沉不好拿,反正捡垃圾过程中,也需要克服一些困难。但是好在我把这件事当作锻炼身体,所以并不觉得累。”他说,每次捡垃圾自己都要全副武装,口罩手套垃圾袋都要一应俱全。
“我们公益组织的人已经商量好了,清明节第二天就去青城公园、满都海公园还有阿尔泰游乐园捡拾垃圾。那时候可能垃圾会多,我们正好做个及时处理。”孙泽说,在他心里,捡垃圾不为别的,只为可以保护环境,也希望可以带动身边的人一起保护环境。
点赞:清理小区垃圾这位老人很棒
无独有偶,在山丹街奈伦南苑小区,62岁的冯大爷一直清理楼下的所有垃圾。
“你又在清理垃圾了。这地方,现在干净多了!”一名刚从外面锻炼回来的小区居民看到正在捡垃圾的冯大爷热情地和他打招呼。
“他是我们小区的名人,几乎每家每户都知道,因为我们楼下的垃圾,全部由他一人清理。”这位居民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自己在这个小区已经居住了11年,那时候就见到冯大爷打扫垃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3月21日见到了冯大爷,他居住在该小区里的一间平房里。他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我有一双儿女,都已经成家了,过得不算太富裕,但也还好。我们老两口不希望给他们添负担,于是就找到这个小区的物业,希望能帮助打扫小区,物业给我们的报酬就是我们可以免费住在小区平房里。平时我会在一大早和晚上的时候,去每一栋楼里和楼下清理垃圾。”冯大爷说,虽然自己打扫这些垃圾很累,但是好在物业将整个小区的清洁工作都交给了自己,所以,在清理的过程中,一些能卖的东西也都由自己处理,每个月因为打扫也会有一定的收入,这也足够维持老两口的生活。
“我每天最少要捡3、4车垃圾,每次捡好后,再统一放到垃圾箱中。”冯大爷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平时都是些纸、塑料袋等,如遇到有人过生日,还会有许多破碎的啤酒瓶,捡起来很麻烦,有几次还被划伤了手。”而对于冯大爷小区里的居民也是赞不绝口。“你看我们小区虽然旧,可是路面上很干净,楼道里经常有人发一些广告,也会被他收拾得干干净净。”居住在南楼的居民郑女士说。
“也希望我们小区的居民都能有觉悟,不乱扔垃圾,给他减轻负担。”另外一位小区居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