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一样!脱贫路上的新型农民

14.06.2020  20:40

    6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农民李宏(左)和儿子李鹏博在育苗大棚里查看辣椒育苗情况。新华网 曹桢摄

    李宏10年前从城市回到乡村,从一名汽车修理工“回归”农民身份,用了10年时间在乡间土地上建起一座占地670亩的农牧业公司。公司集特色种植、育苗、养殖、农畜产品销售为一体,联动周边地区300多名农户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脱贫增收。

    6月9日,李宏和李鹏博在厂房里操作自动播种机播种辣椒苗。新华网 曹桢摄

    2019年,李鹏博辞掉法官助理的工作,回到农村和父亲一起扎根土地。在流水线上播种,在厂房里育苗,依托现代信息手段实现生产管理智能化……不同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上一辈,李宏和李鹏博父子将自己定位为“新型农民”。李宏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培育更多新型农民,共同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自动播种机通过流水线方式完成播种、浇水流程。新华网 曹桢摄

    6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沙圪堵村农民李清云在厂房里查看稻米加工情况。新华网 曹桢摄

    李清云是当地的水稻种植大户,为提高稻米品质,扩大销路,李清云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建起稻米加工厂房,引进专业加工设备,带领农民在田间和工厂切换着农民和工人的身份,为当地大米打响品牌,助力农民脱贫增收。

    6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天义昌村村民赵培小(左)在地里播种葵花。新华网 曹桢摄

    赵培小今年种植了1200亩地,从耕地到收割,全部实现机械化。农民赵培小如今更像上班族,每天一早驾车来到地里,和种植工人一起工作,日落时“下班”回家。

    6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中图村农民米兰在当地种植合作社酱腌菜生产加工厂工作。新华网 曹桢摄

    杭锦旗多丰长绿种植合作社通过蔬菜种植、酱腌菜加工等,带动周边农民种植白菜增收致富。米兰一家今年种植了4亩白菜,每亩地可收入5000元到6000元。米兰的另一个身份是酱腌菜生产加工厂工人,每月收入5000多元。

    6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无定河镇农业“土专家”在玉米地里针对小地老虎病虫害问题,进行线上直播,向当地农民讲解防治方法。新华网 曹桢摄

   “土专家”是当地的种植、养殖能手,为了让脱贫产业更接地气、服水土,无定河镇组建了百名“土专家人才库”,吸纳本土能人组成志愿服务团队,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支持。

    6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无定河镇农民石秀荣通过手机收看“土专家”技术指导直播。新华网 曹桢摄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过程中,新型农民是重要的中坚力量。他们头脑灵活,敢于创新,不断谋求新的发展道路,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带领广大农民实现脱贫致富。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