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进行时】他们为何摁下57个红手印?

06.02.2018  18:11

  虽已立春,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科布尔镇阿令朝村依旧冷风瑟瑟。早上6点,村子静谧而安详,偶尔有几声驴叫打破寂静,解良裹紧身上厚重的大衣,往驴棚走去。

  “不知道怎么回事,这3年得了个睡不着的病。”在村里,千头万绪的扶贫工作常常让他辗转反侧,经常凌晨3点就没了睡意。解良调侃这是个“”,回到城里就好了。

  在著名画家梵高的作品《向日葵》里,那一团团如骄阳的向日葵以一成不变的向阳心吸收着阳光的能量,展示着生命的顽强。而这“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向阳心,正是解良誓要叩开阿令朝村脱贫致富大门的不变初心。

  排斥

  ——白白净净的城里人能做成啥

  3年前的阿令朝村,地贫、村贫、人贫,4个自然村一半以上的人外出打工,常住104户,贫困户就有62户,人均纯收入多年徘徊在2600元左右。村集体一穷二白,村委会所在地低矮简陋、破烂不堪,党支部开会都在干部家的炕头进行,人们称为“炕头支部”。

  虽有心理准备,但眼前的景象还是让主动申请来当驻村第一书记的解良心里一颤:这里的百姓确实贫困,“撒撒胡椒面”,省事、简单,可是没有发展后劲,迟早要回到贫困的泥淖里。

  到村第二天,解良推上新买的自行车,开始挨家挨户走访。“我们干部只有到村民家中,盘腿坐在炕上,才能看到听到更多更实的东西。体味到这里艰苦的环境、看到群众期盼的眼神,我觉得我只有把工作干好,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走访了半个月,解良横下一条心,一定要把村集体经济搞上去,这样,脱贫才能有内生动力,才会可持续。

  “我们这儿的地是黑黏土,种的土豆都是黑色的,根本卖不上价,大多数人还是靠养牛养羊挣点收入。”村党支部书记张三娃说。虽然有一定的养殖基础,但当解良提出建养殖场时,大家心里还是打起了鼓:没有资金,想法再好又有什么用,白白净净的城里人能做成啥?别太当真啦,人家不过就是来吹吹牛皮镀镀金……

  幸运的是,解良所在单位自治区党史研究室提出挤出办公经费73.6万元,分3批予以支持。当时,一栋养殖棚圈的招标价是80万元。为了节省开支,解良用的是村里的工程队,砖头是他厚着脸皮去旗扶贫办、农牧业局要来的。砌墙盖棚,解良动员村民出工出力,他自己每天早晨5点多就起床,一整天都泡在工地上。

  热火朝天地干了一个多月,2015年底,终于垒起两个圈墙,另一个圈墙因天气过冷没有抹灰。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开春冻土融化,一场大风毫不留情地把没抹灰的圈墙刮倒了。

  看到散落一地的砖石,解良不禁悲从中来。这里的每一块砖都经由他的手,本就因为之前被人偷走6万多块砖心中郁结,又因一场大风让几个月的心血毁于一旦,再想起自进村那天起就没断过的风言风语……七尺男儿,竟对着寒风放声痛哭起来。

  认可

  ——从来不敢想的事情干成了

  “解良干起活儿来就像个民工,修理机器、搬运材料、挖土砌墙,啥都干。这样的干部我还是头一回见!”阿令朝南村村民小组组长郭全奎说,做农村工作难,把农村工作做好更是难上加难。

  建养殖场时,部分村民因占地问题前往阻拦,解良组织召开村民大会说明情况;得知村民杨玉文和哑巴儿子生活困难,就安排他到油坊打工;村民邢贵永的女儿癫痫病发作频繁,他连夜替她安排就医……一年365天,解良200多天住在村里,白天帮村民解决问题,晚上在灯下做学习笔记。

  驻村第二个月,解良买了辆低档越野车,不停地往返于村镇旗之间,两年多跑了8万多公里。出门办事,来回拉料,他没在村里报销一分油钱。

  “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扶贫干部。”村民们从怀疑到认可,全村上下拧成了一股绳儿。2016年5月,养殖场建成后不久,解良驻村期满,单位将他抽回完成一项重要课题。村民们情急之下,联名写下请愿书,摁下57个红手印,派代表前往解良的单位请求让他留下。单位同意了,解良又一头扎进他日夜牵挂的阿令朝村。

  和解良一起下乡的同事袁志军感叹:“最初他拿家里的钱、借上债来垫付工钱,难成什么样了,还跟我说扶贫是件有幸福感的事儿。

  上初中的女儿成绩下滑,妻子埋怨,解良内心愧疚。父亲患帕金森综合症需要住院治疗,他也是一拖再拖。

  “我当时就是铆足了劲儿,就想把这事干成。”解良满脑子琢磨的都是怎么发展集体经济。寒冬腊月,顶着白毛旋风,他硬是把阿令朝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牌匾牢牢地钉在了养殖场门口的墙上。

  养殖场建起来了,羊价却一路走低。解良听说黑驴市场不错,便带着村干部到赤峰市考察,跟当地一家公司磨了四五天,连夜买回84头黑驴。

  空着的2个小屋也被他改造成磨坊和油坊。

  “我们从来不敢想的事情他干成了。”村民王彦清现在负责喂养黑驴,每个月能领3000元工资,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他很是满足。提起解良,王彦清直竖大拇指,笑着称他为看得见的“炕头书记”。

  2017年夏天,察右中旗首届乡村文化节在阿令朝村举行,村里连唱了5天戏,广场上人山人海,沉寂许久的村庄热闹起来了。

  抱团——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希望

  思路清晰、语气笃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第十六次理事会上,第一书记解良正和大伙儿商量怎么给黑驴增添营养,可加餐需要的饲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我个人借5000块。

  “我也垫5000块。

  村两委班子成员齐心协力,买饲料的钱很快有了着落。

  俗话说得好,“互相补台,好戏连台”。如今,阿令朝村的好事一件接着一件。

  “就差这点铺盖了,剩下的都搬完了!”记者采访时,阿令朝南村32户村民正从上世纪60年代的破旧土房搬往新居。村民梁玉志新买了电视机和橱柜,兴奋地拉着解良参观新居。

  春节临近,阿令朝村的油坊、面坊机声隆隆,产品供不应求,已经盈利了3万多元。“再收点粮,咱不愁卖。包头的一家企业跟我们有合作,凡是阿令朝村生产的粮油面粉,他们一律高于市场价收购。”杨玉文扯着嗓子喊道。

  村里的秧歌队也在火热筹备中,村民杨玉清乐呵呵地说:“就爱扭个秧歌,可是过去养家糊口都难,哪有时间和心情呀。现在不一样了,集体经济搞得红红火火,让大家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希望。我们是发自内心高兴啊,生活有奔头啦!

  据评估,阿令朝村集体经济固定资产已达280万元,预计油坊、面坊达产后,年实现纯收入60万元,人均增收1860元,并将逐年稳定增长。今年开春,村里由垃圾场改建的鱼塘将投放鱼苗,现代化的观光农业大棚建设也已提上日程;秋后,黑驴将产下驴驹50头,明年底出栏肉驴纯收入可达40万元……崭新的发展蓝图,正在阿令朝村徐徐展开。

  不以规矩,难成方圆。解良还带领村民制定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章程,村委会占总股份的25%,村民占75%,年终按股分红。常住户每人1股,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再加1股。当年利润按照四个25%进行分配,分别用于再生产发展资金、村民公益福利事业、村民分红、管理人员奖励。

  “这些都还不够,我想让阿令朝村成为全旗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平台。”解良的思虑更为长远。他牵头成立了由66个第一书记组成的察右中旗集体经济策划组,商讨如何持续发展村集体经济。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对于“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三个关键性问题,解良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施佳丽)

[责任编辑 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