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以党建带扶贫 以扶贫促党建

24.08.2018  10:42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把党的建设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的“双推进”。  

加强组织建设,在先锋引领、培养任用上下工夫。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和服务功能,将组织优势转化为精准扶贫优势。按照“干部选派一个不少、投入保障一分不差、考核管理一天不空、脱贫出列一户不落”的思路,按照“硬选人、选硬人”的原则,把有闯劲、能吃苦、肯干事的年轻干部选派到基层驻村,做到因村派人,确保人岗相适。对全市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658个贫困村一村一队选派驻村工作队,每个工作队不少于3人。在力量布局上,重点向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和脱贫难度较大的贫困村倾斜,203个重点帮扶村由市、旗县区共同选派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由市直单位选派,队员由旗县区选派,其余455个村由旗县区选派。同时各旗县区结合村“两委”换届,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外出返乡的党员中,发展扶贫能手进入村“两委”班子,选优配强村党组织。

建立帮扶平台,在精准识别、整合资源上下功夫。今年,呼和浩特市进一步明确了40位市级领导牵头联系41个乡镇、165个单位帮扶205个村、5840名干部结对帮扶4999户贫困户,制定印发《呼和浩特市2018年市级领导帮扶贫困户实施方案》,实现了“帮扶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组织机关企事业干部对联系分包的村、户开展入户调查,精准识别,详细制定帮扶计划,通过落实发展产业、易地搬迁、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政策兜底等多项精准扶贫措施,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能量释放出来。实施定制式的、有针对性的扶贫,做到对症扶贫、靶向脱贫,确保贫困户、贫困村实现如期脱贫。

加强培训力度,在科技扶贫、智力扶贫上下功夫。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强化人才支撑作用,开展农村实用人才专题培训,对贫困村两委班子、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种养业大户、涉农涉牧类小微企业负责人、大学生村官等从事农牧业产业,有脱贫致富带动能力的人员进行培训,针对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根据培训意向,针对性地组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助推精准扶贫。清水河县组织开展的“科技特派员科技扶贫在行动”主题活动,邀请果树专家和科技特派员赴清水河县老牛湾镇、窑沟乡扶贫林果基地对当地果农进行了一对一的技术培训,共培训农民120余人次,提供兰州大杏、金太阳、西梅、人参果等优质品种接穗1万余条,用于当地传统果树品种的改良。赛罕区从今年4月份开始,在辖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在武川县、和林县、托县举办三期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共计培训184人。 

建强联合组织,在探索构建“1+N”党建促脱贫模式上下功夫。在积极推广“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党建模式,试点推行“1+N+X”区域化党建共同体,采取乡(镇)、区域、村党组织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联动抓党建促脱贫机制,推动以强带弱,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如今,武川县圪顶盖村的食用菌、得胜沟乡的黄芪,清水河县聚宝庄村的奶山羊、土左旗的毕克齐大葱……一个个建在产业链上的基层党组织,不但鼓起了群众的腰包,而且树立起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在互促互进中共同奏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富民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