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中介机构纳入信息公开要点

23.04.2015  11:40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对今年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法制日报》记者对《工作要点》进行梳理后发现,今年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更加突出问题导向,不断拓展公开领域,加大公开力度,比如首次将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信息、国有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信息公开等纳入重点领域予以推进。

  扩大公开范围打造透明政府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吕艳滨分析认为,随着公开范围的逐步扩大,不仅仅是狭义的政府信息,像国企信息、中介机构信息等都纳入到公开范围中,说明国办正围绕“公开什么最给力”下功夫,体现了本届政府打造透明政府的决心和理念。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伟东表示,今年《工作要点》中提到的内容,除了政府正在着力解决的,都是这些年来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比如国企腐败问题,通过公开促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乃至推进国企改革,这也正是通向透明政府的一个重要路径。

  与此同时,像棚户区改造、环境信息这些内容,则是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一些内容。杨伟东认为,立足于公众比较关心的一些问题,让公众了解工作的进程、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是否能够符合自己的需要,通过这些信息的公开,能够更好地回应公众需求。

  “此外,中介机构和社会组织这次专门列出来,也说明今天我们的政府职能转变之后,有一个承接的问题,谁来承接,承接的这些组织机构,能否适应我们的需要,通过这些信息的公开,能够让公众了解并监督这些机构组织的运转。”杨伟东说。

  规范红头文件推进数据公开

  本次《工作要点》的一大亮点,是在主动公开方面,要求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性文件,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及时予以公开,积极稳妥推进政府数据公开。

  对此,杨伟东认为,如果所有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性文件,都能通过有效的途径公开,对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建设法治政府,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方向,就是不公开的文件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敬波则分析认为,通过公开这些规范性文件,可以有力地对这些规范性文件进行监督,尤其是对一些不当的红头文件。

  “另外,强调政府数据的开放,实际上是肯定了政府信息和数据本身所具有的生产力功能,因为在信息时代,信息就是生产力,而通过政府数据的利用,可以更好地推动市场的发展和服务百姓需求。”王敬波说。

  吕艳滨也表示,在大数据时代,通过把这些数据分享给社会,不但可以使我们服务型政府的理念能够得到更好地贯彻,同时也可以鼓励社会进行创新,给社会提供更多的进行创新的资源,“因为只有把这些数据提供给社会,社会才会有创新的素材,才能通过挖掘这些数据,进一步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产生更多便民的产品”。

  改进公开机制促进依法行政

  依申请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的另一项核心制度。此次《工作要点》明确提出,探索建立依申请促进依法行政的机制,及时总结依申请公开工作中发现的依法行政方面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建议。

  对此,吕艳滨分析认为,近些年来,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在依申请公开方面,面临很多压力,甚至于因为老百姓对申请处理得不满意,进一步产生了很多纠纷。“这其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很多是因为行政机关主动公开不到位,也有很多是因为依法行政还不到位。

  吕艳滨表示,这次提出这样一个理念,非常值得肯定。这并不是说,依申请做的规范了,就一定能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政府把自身的功夫要做好,依法行政的水平要提升。“依法行政的水平提升了,所有的权力运行都规范了,你就不怕别人来申请,你就不怕公开信息,所以这个理念非常值得肯定。

  王敬波认为,通过依申请公开,申请人的需求信息的情况、答复的情况,都可以对政府依法行政的工作情况来进行判断。“比如说,公众比较关注拆迁方面的信息,事实上就反映了拆迁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所以,通过总结依申请公开中的问题,可以进一步发现政府在依法行政方面,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地方。

  杨伟东也认为,公开不是目的,实际上是为了使行政权能够受到约束,能够在公众和政府之间建立良性的关系。“通过信息公开这个渠道,能让公众了解政府,也能让各级政府、行政机关和公务员,能够认识到工作当中的不足和缺陷,继而推进我们的依法行政。

  借助外脑推行政府法律顾问

  在制度机制方面,《工作要点》还强调,要做好信息公开统计工作,建立信息公开领域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对此,杨伟东指出,统计是一个基础信息,现在每年3月31日前,各级行政机关都要公布年报,但是全国的数据到底怎么样,比如说一个省,依申请是多少?拒绝是多少?拒绝的理由是什么?提起复议以后诉讼的情况又是怎么样?我们存在哪些问题?通过这些统计数字,才能全面反映当前的政府信息公开情况。

  事实上,这方面问题也的确亟待国家层面进一步强化规定。比如,有媒体统计发现,截至今年4月17日,距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年报发布期限已逾半月,广州12区市中,仍有10区市共124个单位未在官网发布年报。

  杨伟东表示,从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到现在将近7年,应当说,虽然积累了很多经验,但还是有很多问题。所以,如何既能让我们的政府运转得更好,推进依法行政,同时又能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猜测或误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专家研判提供决策建议,提高相关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水准,所以,就有必要通过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水平,适应今天的社会发展和公众的需要。

  吕艳滨也认为,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理念。他指出,现在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而目前在这方面我们比较薄弱,在编制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就要借助“外脑”,也就是通过借助社会上专业的法律机构、律师或专家学者,来为政府做好规范化的信息公开工作提供专业支持。

  开展政府信息公开第三方评估

  再好的制度,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落实,也只能是一纸空文。为此,今年的《工作要点》专门强调,要加大社会评议力度,提出开展政府信息公开第三方评估。

  吕艳滨认为,第三方评估的好处,就是可以让行政机关摆脱本位角度,因为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进行评估,往往会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所以,换一个角度,让第三方从中立的角度去评判,可以使评价更客观。

  “我们现在有些行政机关总是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在给信息公开打分时,给自己打九十几分,这种评价往往会让老百姓很难接受,因为在老百姓的感受中,信息公开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到位。”吕艳滨说。

  他指出,这种巨大的反差,也会损伤政府公信力,所以从这些年的实践看,如果能有一个客观、独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来对包括信息公开在内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能够帮助政府部门真实、准确地找到存在的一些问题。

  “实践证明,这个办法还是非常有效的,其实不仅仅是这次的第三方评估,之前我们评了6年的政府透明度,每次都会有一些部门反馈回来,说他们发现确实有这些问题,以前没有注意到,后来就进行整改,确实可以有力地推动他们的工作。”吕艳滨说。

  杨伟东也认为,通过第三方评估对政府信息公开进行评价,可以赢得公众对评价本身的信服。“因为公开是为了促公正,为了能够赢得公众的信任,通过评价来让大家相信,实际上我们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让公众能够看到政府的努力,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不只是公开本身的问题,实际上,它是一个不断渐进的发展过程,让公众看到政府确实是在路上,确实努力了,这同样至关重要。”杨伟东说。

来源:  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