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变迁见证内蒙古经济发展

25.11.2018  07:11

  1991年,张四虎一家在老房子里拍摄的全家福

  

  工农兵路的筒子楼

  

  杨晓红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看电视

  文·摄影/记者 张巧珍

  改革开放40年来,从土坯房、砖瓦房、筒子楼到单元房,再到如今的小高层、复式住宅、独栋别墅,内蒙古老百姓的房子经历了从自建、福利分配到个人消费的巨大转变,住房越来越宽敞,越来越舒适。住房的变迁,也折射出内蒙古经济的蓬勃发展。

  即将消失的土坯房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土坯房是人们的栖息之所。家住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塔布赛乡铁帽中心区双号村的张四虎今年59岁,当年靠做生意成了村里最先富起来的“万元户”。1996年,张四虎搬离原来居住的土坯房,在村南盖起了4间宽敞明亮的大瓦房,如今又在呼和浩特市买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楼房。说起六七十年代居住的土坯房,张四虎至今还记忆犹新。

  “我们小时候住的都是土坯房,木头窗,上面是纸糊的窗花,下面是方格子玻璃。那时候,谁家盖房子,全村的壮劳力都要出动帮忙,有的和泥,有的拓土坯,大家都是业余的,只有一个泥瓦匠帮忙指导。”11月17日,张四虎告诉记者,房子结实不结实,就看土坯拓的好不好。一般是用黏性比较好的黄土和上麦秸打碎,然后加入水搅拌成泥。帮忙的壮汉们挽起裤管,穿上雨鞋在泥中不断地踩,直到黄土和麦秸完全黏在一起,再将泥巴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里,压实,制作成一尺二长、二寸厚的土坯。晾晒干透,便可以拿来砌墙了。墙砌好了,就开始上梁、置椽檩,上面再铺上芦苇扎的帘子,然后在房顶和墙上抹一层泥。晾晒数月到一年半载,便可以入住了。

  “以前盖房子从打地基、拓土坯、砌墙到上梁铺顶,一整套工序下来没有一年半载是完不成的。如今技术先进了,坚固的青砖红瓦代替了原始的土坯,预制板代替了芦苇帘,地基也全是混凝土浇灌,盖几间砖瓦房,十天半个月就能完工。”张四虎说。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像张四虎一样,呼和浩特周边地区不少人家都搬出了土坯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或者搬到城里安了家,土坯房已经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成为了一个年代的记忆。

  最后的筒子楼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城镇居民的住房实行的是由企事业单位主导的福利分房制度。简易平房、筒子楼是这一时期主要的住宅形式。回民区工农兵路以东矗立着城市里最后一片筒子楼,是周边齿轮厂、阀门厂、橡机厂等厂子的职工福利房,目前已经被纳入工农兵路筒子楼棚户区改造项目。11月18日,记者在工农兵路采访发现,筒子楼上下三层,一层住着十几户人家,斑驳的墙壁、幽深狭长的走廊、吱呀作响的门窗……与远处的车水马龙与高楼大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行至其间,仿佛穿越了历史时空一般。

  71岁的郭拉弟现今住在工农兵路以西的阀门厂小区,一街之隔的筒子楼,承载着她半生的记忆。“我在筒子楼住了30多年,直到2000年以后,凑够了4万块,搬至现在的小区,拿到了人生中第一张房产证。”说起筒子楼的故事,郭拉弟打开了话匣子。她告诉记者,她的老伴原是阀门厂的职工,1976年参加的工作,工作几年后,赶上运气好,单位给他们在12号筒子楼分了一间房。12.45平方米的小空间,两根长条凳子上架一块木板,就是一张简易的床。旁边摆一个板箱、一个碗柜,这就是家里的全部家当。由于住房条件有限,家家户户把锅台都盘在了走廊里。一到饭点,走廊里叮叮当当切菜声、锅铲碰撞的炒菜声,交织出一曲烟火气十足的锅碗瓢盆交响曲。

  “上下班进进出出都是老熟人,谁家做了好吃的,总要给左邻右舍端上一碗。”郭拉弟回忆,唯一不好的是没有暖气,没有下水,上厕所要到几百米远的公厕,非常不方便。

  “现在政策好了,筒子楼终于提上了拆迁改造的日程,政府补偿了我一套6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现在就等着房子交工拿钥匙嘞。”郭拉弟乐呵呵地说。

  奢侈的单元房

  比起筒子楼,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建起的单元房要升级了好几个档次,或一梯三户,或一梯两户,不仅面积大了,各种设施也相对完善,也有了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山丹街一毛小区是80年代后期比较流行的单元房。在这里居住了近30年的杨爱贞是原内蒙古第一毛纺厂的职工,从16岁进入毛纺厂工作到退休,杨爱贞见证了内蒙古毛纺业从繁荣走向没落的全过程。“分房要论资排辈,根据职工的岗位、工龄、职称等进行综合考核。由于僧多粥少,也为了公平起见,分房委员会不得不挪到包头去开会决定房子的归属。在张榜之前,分到房子的职工不能到处声张,走漏了风声不仅指标没了,还要挨处分。”11月19日,记者在杨爱贞家里采访时,她一边给记者倒水一边说。记者注意到,房子不到60平方米,厨卫一体,两居室,客厅显得狭窄而局促,只能勉强摆开一张方桌。尽管如此,在当时却是相当奢侈了。

  杨爱贞回忆,她当时在计量科工作,每个月的工资90多元钱。1988年底交房的时候需要付2000多元的基础费,还是家里几个兄弟姐妹七拼八凑才帮她拿到了房子钥匙。

  与一毛小区一样,2000年之前的大部分小区都是以单位冠名的福利房,诸如牧机所小区、土地局家属楼、呼市党校家属楼、半导体厂宿舍楼、邮电家属楼等等,只看小区名字,几乎就可以断定小区的业主是哪里的职工。直到1998年,福利分房制度被取消,住房才开始进入市场化。

  从租房族到“包租婆

  “错过了福利分房的好时候,只能自己奋斗贷款买房,却又赶上房价飞速上涨的时代。”今年38岁的杨晓红说话非常风趣,用“一个大写的冤”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杨晓红和丈夫白手起家。2010年刚结婚时,小两口租住在一间不到5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仅有的资产是一辆欠着经销商一多半车款的小轿车。婚后不久,丈夫便去了青海省西宁市做生意,她一个人在呼和浩特工作。在独自经历了第五次搬家之后,2014年,杨晓红咬牙在单位几公里外的楠湖郦舍小区首付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小高层。11月20日,回忆起第一次搬进新居的感觉,杨晓红说幸福的几乎彻夜难眠。“有电梯、有阳台、有明亮的客厅,站在落地窗前,就能看到窗外绿水环绕,草木葱茏,除了每个月仍然发愁的月供,生活就这样变得体面了起来。

  2017年,随着丈夫的生意走上了正轨,手头有了余钱,两人又在西宁购置了第二套住房。孩子出生后,两人把重心都放在了孩子身上,西宁闲置的房子就租了出去。“以前租房子三天两头搬家,做梦也没想到,我有一天能成了‘包租婆’。”杨晓红说。

  说起房子的故事,杨晓红的婆婆闫玉英也感触良多:“比起以前三代人挤在一间2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现在的生活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公租房让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的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房价与中低收入人群的经济承受能力差距还是很大。为了让老百姓住有所居,近年来,我区加大了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各类棚户区改造等建设规模空前。

  在一家超市做促销员的“无房户”赵俊雁就通过政府圆了自己的安居梦。2014年,她通过摇号申请到康居家园一套52平方米的公租房。虽然只有一室一厅,但每月仅300元的房租,还是让她生活压力小了不少。

  11月21日,记者走进康居家园,只见小区道路干净整洁,物业管理井井有条。“我原来租一套同等面积的房子月租要1500元,现在加上物业费、水电费,一个月还不到500元。”赵俊雁感慨道。

  赵俊雁是中低收入者圆梦安居的一个缩影。纵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区居民居住环境也在向着宽敞、环保、舒适发展。到2016年末,全区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32.2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27.2平方米,增长了5.5倍。农村牧区人均居住面积达27.4平方米,比1985年增加13.9平方米,增长103%。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白鹤等万余只候鸟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29日电(记者王靖)金秋十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