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平米实验室200万元收益 你吓到了吗?

17.04.2017  17:18

  4月15日下午,中科包头创新产业园,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着色剂研发人员正在进行稀土称量工作。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金泉摄

  一间不到20平米的实验室,一条约10米长的生产线,一年可以有200万元的收益。你被吓到了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诚不欺人。

  这条生产线就在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池建义的实验室中。中国科学院池建义和他的团队在中国科学院专家的合作下,成功研发出了绿色环保稀土印泥生产线。从这条生产线上生产出的印泥,绿色环保不含有害物质。不仅是印泥,口红、颜料、陶瓷等等方面,其核心技术就在绿色环保稀土着色剂。使用这种着色剂的颜料、染料不再含铅等重金属有害物质。

  池建义说,这条生产线按比例扩大就能成为一个前景广阔的产业。

  池建义来到包头1年多时间,他做的事情不止这些。他带领团队成功孵化了两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注册资金近2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5万元,投资4000余万元。同时还实现了钕铁硼废料回收、高端稀土抛光材料等多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池建义了解到风电企业——拓又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有垂直轴无铁芯稀土永磁风机的垂直轴蒸发冷却的技术难题,同时企业每年有300吨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的原料需求。而中科院电工所顾国彪院士正好有这项专利技术,包头又富有企业所需原材料。于是,池建义大包大揽,最终促使企业落户包头。如今,这种稀土永磁风力发电机组广泛出口。

  如今,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集聚了一批高科技项目,来自中科院的专家们带领着科研团队攻克着一个个经济发展中的技术难关,在自己小小的实验室中做着一个个试验,让小小的实验室正在向大大的产业项目不断转变……(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刘俊霞)

[责任编辑 王美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