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长城就是保护历史

21.04.2015  16:23

  记者4月19日从自治区文化厅了解到,2011年5月,我区文物保护人员首次将“生态袋护坡技术”用于包头市青山区境内的赵北长城遗址保护中,工程涉及城墙本体保护及周边环境治理。经过4年探索,文物保护工作者在保护受损长城的实践中,尝试运用“生态袋护坡技术”,已具有良好的适用性。(4月20日《北方新报》)

  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古迹基金会已把长城列为100个最濒危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但由于一些地方和民众的保护意识淡漠,擅自乱取城墙砖、石、土作建筑材料或他用,对长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传承历史文脉,既要让文物留得住,也要让文物活起来。就此来说,我区运用生态袋护坡技术保护长城遗址,实在是善莫大焉。当然,对长城遗址的保护并不是哪个人、哪个部门可以独力做好的,我们需要机制的创新,需要全民保护意识的觉醒,需要完备有效的保护条例和保护规划。

  要认识到,保护长城,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历史。用大中华的文化视野解读长城,有利于长城在国际上的宣传,也有利于我国各民族从心理上亲近长城,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护、保护长城的积极性。总之,用夯土和青石垒砌的万里长城,历经岁月风霜的剥蚀,依旧巍然不倒,是中华民族的财富,更是文明传承的象征。守护好长城,将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完好地递交给后世子孙,是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鹰远)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