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倾斜政策扶持“三少民族”地区交通发展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关于进一步促进鄂伦春旗自治区旗、鄂温克自治区旗、莫力达瓦达 尔族自治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采取倾斜政策,扶持“三少民族”地区交通发展。
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是全国三个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简称“三少”民族, 呼伦贝尔 市是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的主要聚居地,鄂伦春旗、莫旗已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鄂温克旗列为自治区贫困县,“三少”民族自治旗还被确定为自治区集中连片特困区域。“三少民族”自治旗经济欠发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晚,底子薄,相对落后,已建成的公路标准普遍较低,公路网密度不足,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本着“重点扶持”的指导思想,采取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三少民族”自治区旗交通基础施设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协调交通运输部对我区“三少民族”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补助标准的提高,交通运输部在原每公里补助30万元的基础上,增加10万元;考虑到“三少民族”自治旗地处大兴安岭腹地,地型地貌复杂,桥涵构造物多,修建公路成本相对较高的实际,交通运输厅对“三少民族”自治旗农村公路每公里增加补助10万元,使农村公路建设的补助标准达到50万元/公里,比自治区其他地区每公里多补助20万元。
2014年,交通运输厅重点在农村公路建设和街巷硬化方面,加大对“三少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安排农村公路建设里程273公里,较2013年多78公里,占呼伦贝尔市的57.4%,计划安排投资2.5亿元,较2013年多安排4000万元,占呼伦贝尔市的67.6%。全年新增44个嘎查村通沥青水泥路,预计到年底通畅率为60%,较2013年提高13个百分点,进一步缩小了与自治区平均水平的差距;安排“三少民族”地区嘎查村(场)街巷硬化90个,硬化里程295公里,安排投资1.7亿元。
2015年,交通运输厅计划从重点公路、路网改造、农村公路和街巷硬化四个方面,加大对“三少”民族自治旗的支持,计划安排年度建设投资42亿元,较2014年增加30亿元。在重点公路和路网改造方面,开工建设尼尔基至腾克段、阿里河至库布春林场段、海拉尔至伊敏段一级公路,确保那吉屯至尼尔基段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农村公路建设里程343公里,较2014年增加71公里,年度安排投资3亿元,较2014年增加0.5亿元,计划新增37个村通沥青水泥路,到2015年底通畅率达到70%,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个区平均水平;计划安排3个三少民族自治区旗169个嘎查村街巷硬化,硬化规模499公里,安排投资3.5亿元,较2014年增加1.8亿元。
按照“十三五”交通发展规划,将继续加大对三少民族地区的技持力度,重点在今后三年内,着力加强三少民族地区路网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力争在2017年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前,使三少民族地区交通面貌发生根本改变,路网功能进一步完善,技术等级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建制村嘎查通沥青水泥路,街巷硬化全覆盖,基本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来源: 中国公路网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