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各盟市局积极做好快递业务旺季服务保障工作
为保障快递旺季行业平稳运行,我区各盟市局积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呼和浩特局 召开了全市快递业务旺季安全服务保障工作布置会,从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全网资源、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抓好服务管理和新闻媒体宣传工作几方面对旺季安全服务保障工作做了总体部署。针对近期呼和浩特市邮政行业面临的三轮车通行难问题,鼓励企业自主克服困难,争取媒体和客户理解。会议布置了快递业务旺季安全服务保障工作要求,同时就集中开展寄递渠道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做动员部署,确保《集中开展寄递渠道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落到实处。
乌海局 召开快递业务旺季服务保障媒体协调会,通报了快递业务旺季的时间范围、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和2015年快递业务旺季数据预测、乌海局采取的旺季服务保障具体措施、快递企业为做好旺季服务的准备情况等;并就乌海市快递行业发展和旺季服务保障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参会媒体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市邮政管理局工作的联系沟通,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对乌海市快递业务旺季服务保障工作进行积极正面宣传,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促进乌海市快递业健康有序发展。乌海广播电视台、《乌海日报》等地方主流媒体出席会议。
赤峰局 组织召开2015年快递业务旺季安全服务保障工作部署会议,精心安排部署快递业务旺季期间安全和服务保障各项工作。全市21家邮政、快递企业负责人和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参加会议。同时,邀请赤峰日报、赤峰市电视台、人民广播电视台、红山晚报、内蒙古晨报、直播生活栏目、都市周末报等新闻媒体记者到会采访。
赤峰局要求,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做好快递业务旺季期间安全和服务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做好各项安全服务保障工作。二是要以快递企业旺季安全和服务保障工作为起点,全面落实“三个100%”,切实做到“两不”、“三保”。三是各企业要制定旺季安全和服务保障工作方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加强对分支机构(营业部)的组织领导,逐层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确保全网运行安全畅通。四是加强业务量监测、预警,提前做好人员、车辆等应急储备工作,认真做好员工应急培训工作。五是要正确处理好旺季服务和安全生产的关系,保障旺季期间安全生产有保障、服务质量不降低。六是保障员工队伍稳定。积极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加强对新入职员工的培训工作,切实做到100%岗前培训。七是加强执法检查。通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和联合执法检查,督促快递企业不断完善安全保障措施,严格执行收寄验视等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全力保障快递业务旺季期间寄递渠道安全畅通。
鄂尔多斯局 组织召开了2015年全市邮政行业旺季服务保障工作会议,市综治办、国家安全局、公安局,全市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及分支机构负责人共计19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综合研判了2015年旺季服务保障形势,向各企业印发了快递业务旺季服务保障工作方案。会议强调各企业一要迅速成立相应的旺季保障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落实任务、明确职责。二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完善专项应急预案,正确分析研判行业运行情况和走势。三要及时公开各类服务信息,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引导消费者理性错峰使用快递服务。四要在旺季期间,严格执行安全值守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五要坚持严格管理,落实主体责任,与企业员工层层签订2015年快递业务旺季服务保障和安全责任书。六要做好投诉处理与服务纠纷的解释工作。
兴安盟局 组织召开了全盟快递业务旺季安全服务保障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传达了区局快递业务旺季服务保障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对2015年全盟旺季生产形势进行了分析研判,并对旺季安全生产及服务保障工作进行了部署,并要求各寄递企业在充分认识做好旺季服务保障工作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应急值守、新闻宣传、运行保障、监督检查“五个到位”,确保快件收寄、处理、运输、投递“四个安全”;全面做好实名收寄、行业统计与标准化建设“三项工作”。
参会企业负责人对各自旺季保障工作进行了汇报交流,纷纷表示会积极应对即将到来的快递生产运营高峰,按照“打一仗、进一步”的总要求,努力实现“保畅通、保安全、保平稳”的“三保”目标,确保快递服务质量和生产安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阿拉善盟局 组织召开了全盟快递业务旺季服务保障工作新闻媒体协调会。阿拉善盟电视台、阿拉善盟日报社、阿拉善在线网等新闻媒体参加了会议。 会上,阿盟局介绍了全盟邮政业基本情况,分析了2015年旺季服务保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并对快递业务旺季服务保障工作部署情况和准备工作进行了通报和解读。现场解答记者提出的关于旺季期间管理部门应对措施、企业服务能力、用户申诉渠道等问题。
阿盟局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各新闻媒体之间的沟通、联系,积极关注和强化快递业务旺季的服务保障宣传,通过发布旺季快递业务量、企业服务动态及消费提示等情况,引导用户提高对快递业务旺季的认识,从而达到政府、企业及消费者之间相互理解、共创行业和谐氛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