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全民健康基石——内蒙古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成就综述

09.11.2016  08:37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一个人的健康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命运,2500万草原儿女的健康共同构筑起健康内蒙古的强大基石。

  “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不断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等建设,使内蒙古的卫生与健康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过去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时至今日,活到古稀之年已不再是什么稀罕事。2015年,内蒙古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8岁,比2010年增加1岁。增加1岁的背后,不仅是民生的福祉,更是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力提升的表现。

  公共卫生服务是全民健康基石。2009年启动新一轮医改以来,内蒙古以年均5元的增幅不断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2015年达到人均40元,服务项目也由原来的9类22项增加到12类45项,全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3.42%,距离每人一份电子健康档案的目标近在咫尺。

  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到99.67%、连续11年没有发生人间鼠疫、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连续22年没有白喉报告病例、连续5年没有乙脑报告病例……内蒙古在传染病防控工作方面成绩显著。

  妇幼健康决定一个民族的未来。孕产妇死亡率从2010年35.25/10万降至2015年18.27/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10年12.31‰降至2015年的5.34‰,且连续5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内蒙古妇幼健康工作成绩显著。“十二五”期间,自治区通过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优化整合,投资兴建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强化设备配置,使内蒙古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得到健全和完善,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爱国卫生运动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中国的国宝”。近年来,全区各地以城乡环境整洁行动为抓手,集中开展环境卫生脏乱差专项治理行动,全区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善。截至2015年底,农牧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2.59%、集中供水覆盖人口比率达到79.76%,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项目覆盖全部旗县区和70%以上乡镇。与此同时,全区各地大力普及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群众防病意识和文明素质明显提升。卫生城镇创建活动如火如荼,截至2015年底,已创建国家卫生城市3个、国家卫生旗县(乡镇)11个。

   新一轮医改成效显著

  曾几何时,看病难、看病贵犹如一片阴霾始终笼罩在百姓的心头。对于民众来说,绝不希望健康内蒙古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面对医改这道世界性难题,自治区党委、政府紧跟中央的部署,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行,使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得到有效缓解。

  “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了,老百姓得到的实惠也越来越多了。”和林格尔县城关镇村民李栓柱感慨地说。今年8月,67岁的李栓柱因患直肠肿瘤住进解放军306医院,一个月下来,光住院费就花了16万多。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新农合和大病保险两项保险分别为他报销住院费6.95万元和6.31万元。

  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逐年提高,2015年分别达到74.6%和75%,较2010年分别增长12.6%和15%。这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保积极性,2015年全区城镇医保和新农合参加率达到98%以上,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大病保险覆盖所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群众,实际报销比例达到60%。随着医疗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就医需求得到充分释放,“小病拖、大病扛”无钱看病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5年来,为了更好地满足群众就医,中央和自治区财政累计投入165亿元,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与2010年相比,2015年全区卫生计生机构总数达到2.4万个,床位数13.4万张,增加3.6万张,每千人口床位达到5.3张,高于全国4.85张平均水平;卫生计生人员21.3万人,增加了4.34万人。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的持续增加,方便了群众就医。

  尤其令人欣喜的是,经过几年建设,以3所自治区级蒙医中医医院为龙头、16所盟市级蒙医中医医院为骨干、103所旗县级蒙医中医医院为基础、苏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蒙医中医科为网底的四级蒙中医服务体系已经形成,蒙中医药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蒙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日益凸显。

  公立医院改革取得新突破,全区80个旗县的165所公立医院和4个国家联系点城市的43所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以药养医机制开始瓦解。

   健康扶贫精准发力

  贫穷是小康路上绊脚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绕不过的坎儿。今年,内蒙古认真落实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全面启动健康扶贫工程,落实精准扶贫方略。

  加大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救助力度。今年4月,自治区卫计委、财政厅、民政厅、扶贫办联合出台卫生计生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按照方案,从今年起,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的个人缴费部分会得到政府补贴,住院报销比例提高5%,起付线降低50%。同时提高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和医疗救助对象,住院起付线降低50%,分段报销比例每段提高5%。

  对口支援工作持续开展。对口支援是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2009年,伴随着“内蒙古自治区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的启动,京蒙两地医院间以及自治区内医院间的对口支援工作得到全面深化。区内33所三级医院与52所旗县级医院、北京市26家三级医院与区内36家旗县医院,先后结成对口支援关系。

  今年4月,自治区卫计委与北京市卫计委共同启动“十三五”期间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推动北京市47所三级医院与内蒙古78所医院达成对口支援协定。以此为标志,新一轮京蒙医院间、区内医院间的对口支援工作全面展开。

  由零散服务变“组团式”支援。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更加注重受援医院内涵建设和实力的提升,使支援工作真正由“输血”转变为“造血”,切实提高受援医院的服务能力。支援医院采取“组团式”支援方式,向县级医院派驻1名院长或者副院长组成的团队帮助受援医院开展日常诊疗服务,同时帮助建立针对当地疾病谱的临床诊疗科目,加强近3年外转率排名前5-10位的临床专科能力建设。

  对口支援工作的持续开展,使受援医院的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升,人员的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学科建设得到明显加强,一批新技术新业务在受援医院得到引进开展。通过对口支援,借助外力强化贫困地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也是内蒙古补短板、强基层,加快全区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一大举措。

  “中国梦离不开健康梦,只有拥有健康,才能实现五彩缤纷的梦想。”自治区卫计委主任欧阳晓晖说。内蒙古将坚定不移贯彻“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加快推进健康内蒙古建设,让健康托起我们的梦想。(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张文强)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