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竹子一样正直清高
原标题:像竹子一样正直清高
东汉光武帝时,湖阳公主的家奴杀人后,藏匿在公主家。洛阳县令董宣乘公主外出的机会,将这个仆人正法。湖阳公主欲借光武帝的威势压倒董宣,可董宣据理力争,坚决不肯低头认错,被封为“强项令”。“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可见,无论整个社会大环境,还是一个单位的小气候,正气占上风,邪气就没有市场。人各有所事,便应各有所忠。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忠于党、忠于人民;作为一名干部,就要忠于事业、忠于职守。上,无愧于国家;下,对得起百姓。然而,现实中的一些不良风气让我们大跌眼镜。
有的人热衷弄虚作假,只唯上不唯下、只唯虚不唯实,专做表面文章,汇报是“天花乱坠”,落实是“虎头蛇尾”。更有甚者,好大喜功、欺上瞒下、沽名钓誉。
有的人喜欢拉帮结派,把庸俗作风和市侩习气带进干部队伍内,不讲正义正气,只讲哥们义气,编织各种关系网,热衷于划小圈子、搞“山头主义”。有的人信奉明哲保身,抱着“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想法,专做“好好先生”,凡事睁只眼闭只眼,该说的不说、该管的不管、该抓的不抓,只栽花不摘刺。
有的人擅长见风使舵,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上一套,对下一套,阴阳怪气,搞得人人避之惟恐不及。
有的人酷爱施权谋利,凭借手中权力,把随便吃点、喝点、收点、送点不当回事,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我们党讲一个党性,老百姓讲一个良心。能不能凭良心说话、按党性办事,是检验一个党员干部品行好坏的重要标准。《礼记·中庸》说,“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这是党员干部应当操持的修身之道、立身之本。如果领导干部的品行修养不到家,能力越强对社会危害越大。为官当如竹子般生而有节,正直清高,不蔓不枝一心向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一个诚实正直的领导,是最受下级欢迎和爱戴的。那种靠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获取地位的人,靠编造假数字、假政绩骗取上级信任的人,靠搞阴谋、耍手腕、使小动作捞取好处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为人所不齿。只有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光明磊落,表里如一,才能做到“不诱于誉、不恐于诽”,才会有服众的底气和被尊敬的资格。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要有一批心忧天下、勇于担当的人,总要有一批刚直不阿、敢于直言的人。正直者,对的敢坚持,错的敢反对,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正直者,认真理,说实话,办实事。从不藏着掖着,欺着瞒着。对人,光明磊落;对事,是非分明;正直者,不论说话办事,心怀道义,牢记责任,对自己不谋私、不贪利、不饰非,对他人不阳奉阴违、尔虞我诈。
正则“品”端,直则“人”立。一个品行不端的人,仕途上也许能够上升到一定层面,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迟早要栽跟头。同志相处,心要诚,情要真,口要直。这样,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当干部才有正气。(瞬扬)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