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先锋】邬力群把石头滩变成了良田
原标题:邬力群把石头滩变成了良田
站在包头市昆都仑水库旁的山坡上,放眼望去,满山的松柏、柳树、山桃郁郁葱葱,一望无际。然而,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不长草的石头山。
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扛着锄头行走其间,不时俯身垫垫坑土。就是这位耄耋老人,用12年的坚守和努力,创造了这绿色的奇迹。
他叫邬力群,2002年从包头市水务局局长的岗位上退休后,毅然走进大山,开始绿化荒山。
邬力群任职土右旗耳沁尧乡党委书记期间,就带领群众植树10余种、万余棵,被乡亲们称为“种树书记”。在包头市水务局工作期间,他对包头市境内10条大沟、62条小沟进行深入考察,在九原区建设哈德门滞洪区,使该区哈业脑包乡乌兰计近2万亩风沙地变成米粮川。
退休后,邬力群种树治山、防治洪水的情结没有变。
常言道,寸土难移。他承包的荒山山顶岩石裸露,山坡、低谷还有6条侵蚀沟纵横交错,沟底丘陵起伏,每遇暴雨,顷刻间就会形成山洪,曾数次冲毁包白铁路。他索性吃住在山上勘察地形、地貌,制定改造计划,前后动员了40多位亲朋好友与他同吃同住同劳动,两个侄女及女婿甚至长期住下,与他一起干活。
挖鱼鳞坑是摆在邬力群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在坚硬的石头上挖出一个个树坑,对于老人来说难度可想而知。镐头不行,就用钢钎撬,鱼鳞坑垒起来了,需要填土就到山下去挑。他们愣是在山顶、山坡上挖出6万多个鱼鳞坑,还对4大侵蚀沟修筑小塘坝5个,分段堵截雨水,涵养和拦蓄水源。根据地形地貌,邬力群开始在缓坡地段修筑梯田,对沟谷进行综合治理。他雇用装载机将两侧山丘一一削平,将土填入沟底,造出50多亩水平梯田。
山上种树,最需要的是水,而这里最缺乏的恰恰也是水。为保证树苗的成活,他从附近的车站拉水管,一棵棵地浇,一浇就是一天。邬力群意识到,只有打井,才能彻底解决干旱问题。2年时间,一眼36.5米的深水井终于打出来了。铺设地下管网3000多米,提水高度达82米,山坡、沟谷各类地形的植被都能得到灌溉,过去满是石头的滩地变成120多亩良田。
他把一座绿色的大山还给抚育他成长的土地。“什么是幸福?”他十分自豪地说,这就是幸福。(记者 吕学先)
编辑点评: 有一种感动叫执着,有一种情怀叫坚守。正是杨远林的执着为民,自办家庭夜校才教会了群众如何省时省力的办事,如何出色的工作;正是邬力群坚守种树治山、防治洪水的情结,才给我们“造”出了一座郁郁葱葱的大山,把滩地变成良田。正是杨远林、邬力群这样一群退而不休的人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不知疲倦的精气神,什么才是一颗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爱心。反观现在有些正当壮年、正在岗位上的人为官不为、浑浑噩噩混日子的状态,与这些老人们相比差距不是一点点。只有像这些老人们一样有执着、有坚守、有追求、有作为,在我们老去以后回首往事的时候,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