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发展重点在改革

31.07.2015  12:01

  改革可再生能源定价办法 以特许权招标竞争确定电价

  7月22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2015年上半年光伏产业发展与下半年展望”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据会上公布的数据来看,2015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低于GDP增长7%的速度。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表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拉动下,企业出货量同比呈上升趋势,盈利能力得到较大改善。光伏企业盈利情况明显好转,多数企业扭亏为盈。其中,2015年上半年,多晶硅产量约为7.4万吨,同比增长15.6%;组件产量约为19.6GW,同比增长26.4%。硅片和电池片产量分别为45亿片和18.2GW。光伏新增装机量约为7~8GW,同比增长近30%,其中地面电站约为6.5GW。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彭红兵表示,按照工业经济形势研判,面对国内工业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局面,201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保持了近30%的增长,成绩取得来之不易。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在全国的光伏企业中,29家光伏组件企业平均净利润率同比增长6.5个百分点,虽然盈利能力有所改善,但仍然较弱。通过对29家通过规范条件企业2015年上半年与2014年同期的合计销售收入、净利润比较分析,2015年上半年,企业合计销售收入与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8.9%与9.7%。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光伏企业产能利用率分化,上半年,已上报的40家组件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0.7%;2014年上半年,组件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7.7%。

  同时,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欧美“双反”加快了我国光伏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截至2015年上半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建成投产海外电池与组件产能分别达到800MW与1.5GW,在建及扩建产能分别达到3.2GW与3GW;于此同时,我国主要光伏企业也在积极扩充国内组件产能。据Energy Trend统计,2015年中国多家企业已经宣布扩产计划,将新增4.2GW组件产能,其中海外产能将新增1GW。

  就中国光伏组件出口地区来看,欧洲曾为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但由于欧洲市场增长放缓,并对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有“限价限量”措施,我国光伏产品对欧出口下降。2015年1~5月,我国光伏组件出口至欧洲地区约为11.1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21%。新兴市场逐步兴起,2014年~2015年,除日美等较大出口市场外,澳大利亚、印度、菲律宾、智利和洪都拉斯等光伏市场需求加大。

  就光伏电站投资收益而言,目前整个光伏产业链中,电站开发环节有8%~10%的内部收益率,远高于光伏制造业;此外,投资光伏电站也可拉动企业自身消化电池组件等产能。2014年全国组件制造商前20名中,几乎全部涉足下游电站开发业务。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光伏概念股中,被用于光伏电站的募集金额就达到260亿元,电站规模达到3GW。

  “十三五”规划推进产业升级

  会上,能源局新能源司邢翼腾表示,国家能源局在下半年将推进编制“十三五”规划。按照2020年和2030年目标,“十三五”期间每年新增光伏装机将达到2000万千瓦~3000万千瓦。此外,国家能源局将继续推动提高补贴额度并促进上下游联动,推进产业升级。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全球光伏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增速在20%以上,其增长动力则主要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等体量较大的市场,以及英国、印度和智利等新兴市场。国家能源局2015年光伏建设规模为17.8GW,加上“领跑者计划指标”,今年总装机量预计在20GW以上。根据能源局最新统计数据,上半年国内并网光伏容量在7GW~8GW之间,因此下半年装机量在12GW~13GW,超过去年光伏全年并网量。

  2015年,随着我国下游应用市场的迅速扩大,我国光伏产业规模也将持续扩大,全球光伏产量增速放缓,组件产量预计将超过40GW。下半年,由于我国光伏市场需求量大增,但企业扩产相对理性,需求增长速度高于供应增速,预计光伏组件价格有可能在四季度小幅上升,制造企业利润率有可能小幅提高。其中,骨干企业评价技术规模和品牌优势,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部分小企业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企业兼并重组加快,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随着企业技术进步及新技术突破,生产成本仍有下降空间。

  同时,“光伏领跑者计划”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相关企业建立技术优势的意识,将会推动全行业的技术升级。今年下半年,将有多个光伏“领跑者”计划示范基地陆续获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对现有及新建项目设置了技术门槛,鼓励技术升级,淘汰落后技术。在外部,受欧盟、美国“双反”的影响,面对欧美强化制造业的现实,必须加强自身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才能有更强的竞争力开拓这些海外市场。当前,PERC、IBC、HIT电池等高效电池市场前景广阔。

  受“双反”影响,我国光伏企业下半年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光伏企业“走出去”将成为新常态,下半年将加快通过海外建厂等方式规避贸易风险,实施产业全球布局计划。为了开拓国外光伏市场,我国部分企业已在海外兴建一批光伏电站项目,印度、智利等新兴市场将成为国内企业的重点目标。

  在国内,据了解,国家将加大对光伏发电工程质量的检查力度,检测标准也将进一步完善。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银行、保险等金融资本进入光伏领域,也将会有更多利益方共同关注和监督电站质量问题。在企业方面,对质量重视程度也将更加重视,表现在越来越多的光伏制造企业抽检质检中心。

  光伏行业发展挑战重重

  虽然国内光伏行业专家、企业家对下半年的光伏行业发展较为乐观,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挑战依然严峻。据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介绍,现阶段很难实现可再生能源补贴应收尽收,2014年应收补贴约为700亿元,实际上缴400亿元左右,征收上来的320亿元用于补贴风电等其他用途,留给光伏的补贴额度供不应求。此外,获取补贴需从地方财政、价格、能源部门开始进行初审,最后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进行审批,审批完后进入目录,中央财政再拨付至地方财政,企业拿到补贴时间有可能超过一年半的时间。

  据光伏企业反映,现在只解决到2013年底的补贴,2014年的补贴款现在不少还在拖着。补贴资金的征收和发放实际主要掌握在财政部手里,能源局话语权有限,两者之间还有矛盾。这些资金的征收使用情况实际上透明度不够。补贴虽然是给光伏电站的,但是如果光伏电站没有钱,就会拖欠组件厂商货款,组件厂商又会进一步向原材料供应商传导,最后形成三角债,对整个产业链都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资金来源为全国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费。最初每千瓦时电只征收4厘,后来收不抵出,加到8厘,随着可再生能源发展,缺口越来越大,2013年9月每千瓦时电再加7厘,征收标准提高到每千瓦时电1.5分。补贴金额是根据物价局定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标杆电价,高出当地燃煤标杆电价部分全额补贴。现在太阳能发电全国分三类标杆电价,依次为每千瓦时1元、0.95元和0.90元。而燃煤标杆电价是按省区计算,一省一价,大体上在0.30~0.55元之间。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截至2014年底,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缺口累计已超过140亿元。

  据了解,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最年两年光伏发电量都在翻倍增长,而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却增长相对缓慢,两者之间的差距扩大,导致资金缺口也越来越大。以光伏为例,“十二五”装机目标由原来的5GW调整为35GW,涨了6倍。中电联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并网太阳能发电量2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0.8%;并网风电发电量15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这意味着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也需增加这样的比例。

  但即便全社会用电足额征收可再生能源附加补助资金,2014年也仅能增长3.8%。按此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的征收和发放模式,随着可再生能源量的增加,补贴资金需求也水涨船高,可再生能源补贴费的征收标准也必须是逐年加码,而且没个头。

  光伏离开补贴也能发展

  光伏行业是否离开补贴就不能发展了?光伏发电电价到底是继续政府定标杆电价好还是引入特许权招标竞争好?

  对于这两个问题,光伏业内专家表示,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以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的光伏发电情况为例,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可以说是美国太阳能采购价创新低的指标,2014年,奥斯汀市市有电力公司奥斯汀能源原本与Sun Edison签下每千瓦时电只要5美分购电合约,却突然间无预警抛弃Sun Edison,转投Recurrent的怀抱,采购价略低于5美分,不过事隔一年,连当年不到5美分的采购价都显得买贵了,2015年,其报价直指每千瓦时电4美分。即便是加上美国对太阳能有30%ITC补助(税收减让),则约每千瓦时电5.71美分,约合每千瓦时电0.35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奥斯汀能源在2015年6月于市议会上表示,太阳能科技日新月异,价格也随时间直直落,更画出近年来德州太阳能价格下降曲线图,未来还有可能下探每千瓦时电2美分。据美国亚历桑那州太阳能检测负责人介绍,他们在3~5年内在全美将做到太阳能发电能与煤发电竞争,关健在技术提高,将光电转换率由19%提高到21%。

  由此可见,光伏行业的发展在于改革,改革可再生能源定价办法,以特许权招标竞争确定电价为主。国家的扶持可以对新能源贷款的优恵利率,税收优惠,支持新技术研发等方式体现。

  可喜的是国家能源局已经开始探索、试点,在大同搞了100万千瓦光伏电站的“领跑者”项目,通过招投标竞争选定业主。财政、税收、银行都应从支持新能源发展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大局,给予新能源行业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