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市首推党员中心户“3+1”服务模式
扩大和巩固“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成果
二连浩特市牧区面积3848平方公里,设1个苏木、5个嘎查,共有牧户711户、牧区人口1935人。今年以来,二连市在全面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着力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推行党员中心户“3+1”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党员中心户服务牧民、引领牧民的作用。
“3” 是指在党员中心户活动阵地内建立文化点、医疗点、购物点,为牧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实用的服务。 文化点 ——按照牧民所需,有针对性地配备了党和政府的惠农惠牧政策及与牧区生产生活相关的蒙汉文图书,视频音像设备等文化用品。同时建立了图书借阅,定期开展学习、文体娱乐活动等规章制度。今年上半年,图书借阅流转次数逾百次,组织开展各类活动103次。 医疗点 ——各党员中心户负责搜集服务区域内牧民的医疗和用药需求,并及时协调苏木卫生院派出巡回医疗车,定期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同时,建立了巡回医疗、场所监管、药品管理、药品售卖、医生服务和医生问责等规章制度。今年上半年,协调苏木卫生院开展巡回医疗服务85次,免费为牧户发放711个“家庭小药箱”,惠及牧民近2000余人。 购物点 ——配备了货架、柜台、日常生活用品等,所需商品均由商务部门定期统一配送。同时,建立了购物点场所管理、商品销售等规章制度。建立购物点后,牧民再也不用长途跋涉的去集中购物了,极大地方便了牧民生活。
“1” 是指建立完善党员中心户带动致富机制,引导和带动广大农牧民增收致富。通过整合各党员中心户服务区域内牧民的资金、牲畜、人力、场地、设备等资源,积极整合产业项目、信息技术等惠农惠牧资源,并向党员中心户倾斜,帮助其成立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畜牧业,建立牧民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对接平台,形成“党员中心户+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模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畜牧业生产成本,增加牧民收入。制定出台了《鼓励党员中心户领办创办合作经济组织办法》,从资金投入、管理培训、市场信息、产品流通、规范运行等方面,采取了一些硬措施、好政策,带动牧民群众增收致富。对依法成立、组织机构健全、经营项目明确、发展思路清晰、有长期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实行民主管理、经济效益好的党员中心户领办创办的合作经济组织,协调金融机构为其办理三年期贷款30—100万元,政府对其贴息2年。目前,全市由党员中心户创办领办的各类协会或合作社近10个,辐射带动牧户百余户,为提升畜牧业生产效益、抵御市场风险、促进牧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过推行党员中心户“3+1”服务模式,有效提高了牧区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肠梗阻”,极大地便利了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同时,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内容和范围得到延伸,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通讯员:张文)
[责任编辑 李中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