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建言检察工作

25.02.2015  12:29

色音图代表:四点建议寄语检察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党委副书记、旗长 色音图

 

        作为少数民族的优秀干部,色音图不仅是来自基层牧区的人大代表,更是全国仅有的两位鄂温克族代表之一。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他提出了很多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颇有价值的建议。

        一直以来,色音图对检察工作都十分关心。他认为,检察机关始终紧紧围绕中央工作部署,依法履行检察职责,积极推进检察改革,着力加强队伍建设,认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未来一个时期,他认为可以从4个方面不断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一是不断夯实理论基础,着力增强业务素质。二是不断完善制度体系,着力提高工作效率。尤其要积极探索如何高效化解矛盾纠纷、责任追究和责任倒查、修复社会关系等工作机制。同时,进一步畅通倾听群众的联系渠道,并依法及时解决其合理诉求,进一步提升检察工作的透明度,增强检察机关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力。三是继续严格依法办案,认真贯彻刑事司法政策,加大依法打击严重犯罪的力度,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公检法机关的业务配合。四是要重视基层法治宣传,借助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方法,让老百姓快速准确地了解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法律知识,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素养。

 

汪耳琪代表:司法公信力还有提升空间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汪耳琪

 

        “我们的检察官,要办案,要出庭,要反贪腐,担子很重,工作很辛苦;咱们内蒙古地区,我看到巴林右旗检察院派驻宝日勿苏检察室的干警,因为离城远、工作重,十天半个月都回不了家,好些人才40岁头发就白了。我希望社会各界都能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关心、关注检察院工作!”作为人大代表,汪耳琪十分关心检察工作。

        “检察机关司法公信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汪耳琪分析说,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每年都有一些弃权票或反对票,可能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一些地区代表委员联络工作没做好,二是工作透明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汪耳琪说,60%的全国人大代表来自于基层,有些代表短期内没有时间读报告、看报纸,对检察院的工作了解不多,投了弃权票。因此,若要提升司法公信力,畅通与群众的交流,增进与人大代表们的沟通联络就显得特别重要。

        对于增强检察工作的透明度,汪耳琪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加大办案信息公开力度,对司法依据、司法过程和重要法律文书等能公开的全部公开;二是加强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要更加主动地接受人大监督,加强与人大代表的沟通联系,关注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冬云代表:充分利用舆论营造反腐倡廉强大声势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二十六中学音乐教师 冬云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冬云对检察工作十分关注。她在2014年7月14日至16日参与了全国人大代表视察调研湖北检察工作,先后到武汉市、黄冈市、红安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检察机关视察。“各级检察院工作扎实,深入老百姓,为维护社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她评价说。

        冬云提出检察机关要结合工作实际坚持严于律己,下大决心改进作风,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此推动检察队伍整体形象和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检察机关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自治区各级检察机关立足职能服务大局、保障民生,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念,严格依法办案,司法想到稳定,办案考虑发展,监督促进和谐,让人民群众在每一次司法办案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同时,她也对检察机关和检察工作提出建议:检察机关对公安、法院及监狱管理等部门的执法司法办案行为应加强法律监督;检察机关要加强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宣传力度,发动和鼓励人民群众发现、举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侵权案件线索,充分利用媒体的舆论作用,营造反腐倡廉强大声势;加强自身作风建设,改革培训方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与法学院校、公安、国家安全机关联合办班,提高理论素养,丰富实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