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互联网:怎么看 如何干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当下能源圈的一个热议话题。去年9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发展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倡议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这是中国继“一带一路”之后提出的又一重大倡议。
今年3月30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在京召开,大会发表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宣言》。这是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的首次盛会,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全球能源互联网已开启“实战”模式,而不再停留于一个概念、一个倡议。
所谓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配置、利用的基础平台。简单来说,就是“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其中智能电网是基础,特高压电网是关键,清洁能源是根本。
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总体分为国内互联、洲内互联、洲际互联三个阶段,即从现在到2020年,将重点加快各国清洁能源开发和国内电网互联建设;到2030年,将重点推动洲内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开发和电网跨国互联;到2050年,将重点开发“一极一道”能源基地(北极风电、赤道太阳能发电)和推动电网跨洲互联,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
建设、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对于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据研究测算,通过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到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将控制在115亿吨左右,仅为上世纪90年代初排放水平的一半,可以实现全球温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北京大学教授 厉以宁 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涉及电源、电网、装备、科研、信息等多个领域,投资需求大、产业链长、带动力强;到2050年,全球能源互联网累计投资额将超过50万亿美元。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项集能源技术变革、政策措施完善、生产消费模式与价值观转变于一体的巨大系统工程。这一战略构想能否有效落地实施、宏大的目标能否变为现实,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比如,电从身边来还是远方来?
这涉及可再生能源的集中式开发和分布式开发两种方式的论证比选问题。成本方面,短期内可再生能源发电综合成本仍然高于化石能源;经济方面,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可行的商业模式;国际合作与安全方面,跨国跨洲建设电网,涉及地缘政治、地区安全、国家利益、合作机制等诸多方面。此外,不同资源禀赋的国家对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态度也不一样。
对石油企业而言,正在兴起的全球能源互联网,真的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喜的是,这是中国主导的能源大战略;忧的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本质是互联电网,将加速实现两个替代——能源开发上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能源消费上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比重、挤压油气消费空间。面对来自“电老虎”的威胁,石油企业不能再淡然处之。
第一,着力提升战略谋划和实施能力。全球能源互联网从一个想法,演变为战略构想,进而上升为国家倡议,再细化为发展计划并落地实施,是一个成功的战略管理案例。
尽管油气仍将是未来一个时期的主导能源,但是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加速向清洁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石油行业发展将受到多方面影响。过去国内石油企业在制定战略时,主要关注自身发展,更多是在跟随和适应国际大石油公司的战略动向。在互联网时代,要更多引入互联网思维,跳出油气看能源、跳出自身看世界,发挥好内外部智库的作用,加强战略谋划,提出满足企业长远发展需求、引领行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大构想,并做好技术和经济评价,使之成为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
第二,主动参与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电气化是能源消费革命的基本方向。埃克森美孚预计,到2040年全球电力需求将增长65%;国家电网预计,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到2050年电能占全球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有望超过50%。
油气作为重要的一次能源,是全球能源互联网中“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电网互联、促进多种能源互补的过程中,石油企业可以参与的机会众多,并能发挥重要作用,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加油站充电设施建设等。石油企业应顺应趋势,发挥优势,加强与电力、新能源和互联网等企业的合作,主动参与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第三,拓展天然气发电业务。天然气发电具有发电效率高、环境污染小、调峰性能好、建设周期短等优点,是油气企业参与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目前,我国天然气发电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2015年天然气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95%,远低于20%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供应量的增加,大力发展天然气发电产业将成为我国调整能源结构和石油企业加快天然气业务发展的重要途径。
当前制约天然气发电的主要因素有气价、技术、电价、政策等方面。石油企业应积极推动国家进一步明确天然气发电的发展定位,完善支持政策和分类定价机制,同时逐步介入天然气调峰电厂和分布式发电领域,加快实施以气代煤战略。(作者:万宏,为集团公司政策研究室调研一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