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覆盖”为沙尔沁镇农民幸福加码

26.06.2015  11:35

[ 导读 ]宽敞明亮的大客厅、软绵绵的大沙发、50寸液晶电视、电脑……这是日前记者在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沙尔沁镇沙尔沁村村民田来红家中看到的景象。

  宽敞明亮的大客厅、软绵绵的大沙发、50寸液晶电视、电脑……这是日前记者在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沙尔沁镇沙尔沁村村民田来红家中看到的景象。今年52岁的田来红住了大半辈子土坯房,曾经一到下雨天屋里就漏水,天气不好时不敢出门,因为放心不下家里的老人,直到去年7月份,村里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按照政策,危房改造每户补贴24000元,就这样他原先居住的三间土坯房换成了现在崭新的砖瓦房,他和家人过起了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我们农民的新生活。”田来红连声说。

以前,农民忙完农活晚上就只能在家看看电视,如今不同了,村里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室、卫生室、健身室、棋牌室应有尽有,村民们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采访中记者见到了正在“农家书屋”看书的宿成虎,今年50岁的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自从村里有了文化室,他一有空闲就会来找上几本种植方面的书读读,书中那些关于种田的科学方法最吸引他,“不相信科学就是不行,有一回我看书里说打农药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7至8个苗叶间进行喷药,最好喷洒两次叶面肥对作物生长有好处,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照做了一部分,没想到真的有效果。”看着自己借助科学培育出来的苗木比普通苗木长得壮实,宿成虎欣喜不已,从那以后,他来得更勤了。

沙尔沁村党支部书记温福河告诉记者,全村现有2633人,有耕地10659.71亩,近几年通过加快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已实现了村东水利渠灌全覆盖,促进了农业的稳产、高产。随着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驻,稳步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实施,又实现了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去年村里硬化道路8万平方米,铺设自来水管道两万米,危房改造新建68户、维修加固67户,圆满完成了“十个全覆盖”工程任务。

与沙尔沁村同样变化大的还有东河村,该村户籍人口1133人,常住人口781人,享受低保64人,参加新农合864人。2013年,村民们告别了每天挑水的苦日子,“多少年了,我们喝的都是井水,水垢太多也不好喝,烧开了上面漂着一层沫子,现在好了,再也不用大老远地去挑水,可算是熬出头了。”采访中,东河村81岁高龄的车德祥难掩喜悦的心情。东河村的变化远不止这些,“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实施以来,该村完成了村内主干道硬化工程;危房改造97户,其中新建20户、维修加固77户;共铺设地下自来水管道10500余米,解决了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还建成了60平方米的标准化卫生室和5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在广播电视通讯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实现了全覆盖。据该村村委会主任张云祥介绍,下一步,村里将重点开展巷道、污水管道改造及安装路灯等工作,预计年底全部完工。

一条条崭新的水泥路、一间间标准的活动室、一排排明亮的砖瓦房、一股股甘甜的自来水、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得益于“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一个又一个的村庄旧貌换新颜。

[责任编辑:赵钦]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