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慢阻肺永远不晚

19.11.2015  09:28

  11月18日是第14个世界慢阻肺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呼吸疾病院士专家工作基地在呼和浩特举办主题为“关注慢阻肺,永远不晚”的全区基层医生呼吸疾病诊疗培训班和义诊活动。

  据了解,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主要症状为长时间咳嗽、咳痰以及气短。培训共吸引了300多名来自我区基层的呼吸系统疾病及相关专业的医生。中国慢阻肺联盟负责人、北医三院呼吸内科教授姚婉贞,国家卫计委肺功能推广技术项目负责人、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郑劲平以及内蒙古呼吸病分会主任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孙德俊,分别围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社区管理、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指南等做了精彩的讲座和学术互动。

  据孙德俊教授介绍,慢阻肺具有进行性、不可逆特征。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和喘息,久而久之将演变成肺心病,最后可能累及全身各系统。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有6亿人患有慢阻肺,平均每年约有270万人死于慢阻肺。慢阻肺已成为仅次于脑血管病等疾病的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

  孙教授同时告诉记者,虽然慢阻肺听起来可怕,但却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有效的治疗可以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其关键是要提高重视程度,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理念。(记者  许晓岚)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