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131具无名(主)尸体冰封太平间无人管
人去世后,即时妥善安葬尸体,让亡灵安息,是对死者的尊重。清明节前,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多家医院了解到,许多死者的尸体长期停放在医院太平间内,无人认领,有的甚至无法获知姓名、身份和家庭信息。
呼和浩特市殡葬管理处负责人表示,地处呼市的各医院太平间长期存放的无名(主)尸体越来越多,历年积压已达131具,影响了正常接尸。如何快速妥善处置这些尸体,又不引起纠纷,成了医院和殡葬管理部门眼前的一大难题。
49人太平间有31具无名(主)尸
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太平间内,记者看到,可存放49具尸体的冷柜抽屉,大部分放有尸体,空置的抽屉寥寥无几。在该医院《太平间无名、无主尸体明细表》中,记录着历年接收的无名(主)尸体,积累至今已多达31具,而其中有16具尸体无姓名,停放时间短则一两年,长的有十四五年。太平间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尸体多为无人认领,最早的两具尸体从2001年就停放在太平间,至今已过去14年,因无法获批处理,仍在太平间存放。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的太平间内,共设有25具尸体的存放隔间。记者了解到,其中一多半被无名(主)尸体占用,仅剩几处隔间可接收尸体。管理人员谢先生告诉记者,他在太平间工作4年多了,送到医院长期存放的无名(主)尸体每年都会增加,少时一两具,多时三五具,这些尸体历年积累得不到处理,导致太平间储尸空间越来越少,因尸体无处存放,接尸正常运转极为困难。
记者走访发现,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医院、内蒙古肿瘤医院等多家医院太平间均存在无名、无主尸体。因尸体长期停放无人认领,又得不到火化埋葬,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太平间正常储尸资源被严重挤占。一位未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无名(主)尸体长期停放不处理,产生的费用无人支付,医院还要对尸体进行管理,每天进行消毒、查看,防止腐坏或滋生病菌发生传染。
送来时有人陪 存放后无人管
“无名,性别:男,日期:2006年6月20日,XX公安分局送”、“无名,性别:女,日期:2012年10月22日,急诊”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太平间存放尸体名单中记者发现,有16具尸体没有姓名,只记录了性别、存放日期等简单信息。就算是有名有姓的,但也无人认领,成为“无主”尸体。
“这些无名、无主尸体名单中,好多并非真正无名、无主,有的有名有姓,造成死亡的原因也清楚,送来时有人陪同,但尸体在医院停放后,就没人管了。也有部分送来时确实没有家属陪护,身上也没有任何证件,也没人主动认领,无法查询和获知死者的姓名等身份。对上述尸体,长期放在太平间里得不到处理,历年累积,不仅占用大量空间,也严重影响到医院太平间正常工作,带来隐患和很多问题。”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殡仪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文启表示。
呼和浩特市殡葬管理处副主任郝跃伟表示,对于无名(主)尸体,去年全市做了一次统计,各医院太平间加起来总共有131具,但纯粹无姓名、找不见家人的只占很小一部分,大多数尸体是事故、医疗或急救死亡,有的存在纠纷,还有的送去时有人管,过后就没人管了,长期停放太平间无人认领,成为无主尸体,实际上尸体并非真正无“主”。
“这个是因车祸死的,老家是山西的。2010年3月31日,他骑摩托车撞上了汽车致死,交警部门认定他为主要责任,对方承担次要责任。送来的时候留了个联系电话,经协商家属获得赔偿9万元,按理说事故处理完毕,拿到赔偿款后,首先应该张落办理死者丧事,将尸体拉走安葬。可男子的几个兄弟姐妹把赔偿款一分各自回家,尸体长期扔在太平间没人管,医院多次联系家属,一开始电话里说顾不上,后来留的电话号码成了空号,再也无法联系,到现在尸体还在太平间存放着。还有这个,四川人,岁数不大,来呼市打工,有媳妇。2012年6月20日,该男子在工地睡觉突发疾病,因抢救无效死亡,后存入太平间。该男子的媳妇称,向工地要到赔偿就来处理,但之后再没来看过,电话也打不通,无法联系到家属,成了一具‘无主尸’。”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太平间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了医院太平间无名、无主尸体的来历和处理中的尴尬。
巨额保管费 只能医院埋单
呼和浩特多家医院太平间管理负责人告诉记者,依据《呼和浩特市殡葬管理条例》相关规定,非正常死亡人员的尸体或者无名(主)尸体,殡仪馆凭发现地或者死亡地公安或者司法机关出具的死亡证明火化。无名(主)尸体由公安机关通知殡仪馆接收,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发出认领公告,自公告之日起六十日内无人认领,殡仪馆凭公安机关出据的死亡证明将其火化。无名(主)尸体运输、存放及火化费用由财政部门拨付。但现实中,长期存放医院的无名(主)尸体无人给开具死亡证明,处理十分困难,具体表现为常常遭遇相互扯皮、推诿“踢皮球”的尴尬局面。没有死亡证明,殡仪馆不接收,尸体火化不了,只能存放医院,长年累积,造成太平间尸满为患。而且现在执行的仍是1997年内蒙古殡葬服务收费标准,每具尸体存放一天费用为50元,多年产生巨额保管费,也无人承担,只能医院埋单。
“从目前医院太平间长期存放的无名、无主尸体来源看,有120拉回来的,有出现事故的,有公安接送的,大多数是非正常死亡。对因交通事故死亡人员,在处理完毕,没有异议的情况下,死亡证明警方很快出具,尸体很快能处理。主要问题是一些急救或存在纠纷的死亡人员,事发时120救护车或有家属陪护送医院,警方没出现场,死亡后,尸体被长期停放太平间,无人支付费用,便成了有名、有主的无主尸。对于这类尸体处理,依据《呼和浩特殡葬管理条例》规定,由公安机关拍照、发出认领公告,指定期限内无人认领,殡仪馆凭公安机关出据的死亡证明将其火化。但实际操作中,这些尸体处理起来十分困难,如果批准处置后,家属突然出现要人,极易引起纠纷,加之有些现场未报警,警方不知情,死亡后很难拿到死亡火化证明,殡葬管理部门又没权处置,长期存放医院造成困难。”呼和浩特殡葬管理处主任聂宏表示。
无名(主)尸“处理”困境难破
那么,无人认领的无主尸就无限期的存放医院,不埋葬吗?呼和浩特市殡葬管理处主任聂宏表示,呼市各医院太平间许多无主尸长期停放得不到处理,数量逐年增加,殡葬管理处也很着急、头疼,一直在帮着寻求解决办法。但是,殡仪馆必须有公安机关出具的死亡证明,才可接收火化,根据《殡葬管理条例》规定,也由公安机关发出认领公告,并未授权殡葬管理部门处理,因此他认为,有权批准处理无名(主)尸体的应是公安机关。“但现实中情况复杂,很多时候由120救护车或社会人员送到医院,死亡后无人认领,找发现地或死亡地公安机关时,对方表示不知道情况,不予开具死亡证明。对于这类尸体处理关键是没有依据,条例也没写,这种情况谁出证明、怎么办,条例没有明确,也没授权哪个部门,医院报上来,我们无权批准,很为难!”呼和浩特市殡葬管理处副主任郝跃伟补充说。
郝跃伟表示,无名(主)尸体积压医院处理困难,在全国很多城市均存在这个问题,主要原因是责任不明确,由哪个部门批准,出具证明就要承担责任,导致无人管理。目前广州、重庆等城市正在做相关工作尝试,做法是将无名(主)尸体处理授权到某单位或部门,使上述单位有权处理。也有的地方报道称,可由公安机关提取DNA留样后处理,但DNA需要一笔费用,这个费用谁来出?去年,呼和浩特市民政局责成殡葬管理处对全市医院太平间无名(主)尸体总数、每具尸体的来源、死亡原因、有名的、无名的、长久火化不了的都进行了统计后,已报送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机要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开会研究,该划入哪个科管,有具体负责部门才能出具证明。至于无名(主)尸体存放医院多年产生的费用,殡葬管理处已和各医院协商一致,不存在问题,只要认定为无名(主)尸体,公安机关出具火化证明,运输、存放及火化费用由财政部门拨付。(记者 郝文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