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丨内蒙古三合村:稻花香里的民族情

04.09.2021  14:40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3日电(记者侯维轶、王靖)初秋时节,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三村田野间稻浪翻滚,微风吹过,禾香扑鼻。

  三合村的稻田即将迎来收获(8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侯维轶 摄

  阿木古郎河、归流河、洮儿河三河流经的三合村即将迎来万亩水稻的丰收,村民们行走在干净整洁的村路上,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我们特别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因为我们始终忘不掉三合村的苦难历史。”三合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许忠峰一边说,一边翻着村志。

  时间回溯到1937年春,当时的大地主招募100多户朝鲜族农民种植水稻,开辟了三合农场,也就是今天的三合村。那时候,三合村的农民拼死拼活地干了一年,年终交了地租,再扣去包括口粮、种子、耕牛及各种农机具在内的实物贷款,不但分文不剩,还会欠下债务。“三合村最早的一批村民经受了巨大的苦难。”许忠峰说。

  三合村稻田(8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侯维轶 摄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三合村脱离苦海,走向幸福,逐渐形成了朝鲜族、汉族、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回族六个民族共同生产生活的多民族村落。

  “一开始村里只有朝鲜族村民种植水稻,后来其他民族群众也不断加入进来,因地制宜发展水稻种植,村里的朝鲜族群众无私地将选种、插秧等水稻种植技术传授给其他民族村民,各族村民在一起耕耘收获。”许忠峰骄傲地说,几十年来,各民族团结与互助始终是三合村的优良传统,现在三合村水稻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一万亩。

  今年37岁的朝鲜族村民张海峰在村里经营一家大米加工厂,厂里的员工来自朝鲜族、汉族和其他民族。“厂里的各民族同事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大家一起干活,收入也不断增加,日子越过越红火了。”负责订单销售的汉族员工高大鹏说。

  多年来,三合村各民族团结奋斗、互帮互助的传统代代传承。村里76岁的蒙古族独居老人李立柱无儿无女,身边没有任何亲人。今年年初,老人去世后,村委班子每人凑了200元钱,帮助老人料理后事。“告别李立柱那天,村里各族群众都来到了现场,一起送了老人最后一程。”许忠峰说。

  朝鲜族村民赵永财今年59岁,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加上年龄较大,打理自家庭院中的菜地有些力不从心。看到这种情况,每年春天,蒙古族村民刘凯都会主动开着拖拉机,带着农具,来到赵永财家帮忙平整土地。赵永财说,刘凯帮助自家平整庭院土地已经有10年了,自己当年和刘凯的父亲一起种植水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直到现在我们也经常在一起吃饭、喝茶,对待刘凯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两家走得很近,经常互相帮助。”赵永财说,“现在,我不但能说汉语和朝鲜语,甚至都能听懂一部分蒙古语了。

  近年来,三合村以民族团结为根基,持续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增收。2015年以来,村里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优势,建立了民俗博物馆,发展民宿、漂流等旅游业务,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产业。同时,这些年村里共持续开发出一万多亩水田,结合水稻观光、认养农业、鱼稻共生,形成稻米产业链,进一步提升三合村大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帮助村民的日子富起来。

  “在三合村奔向幸福生活的路上,没有一个民族掉队落伍。各民族在饮食文化、传统节日、生活习俗上不断融合,相互适应,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日子越过越团结。”许忠峰自信满满地说。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