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三大行动计划让天更蓝水更绿
目标就是方向,行动昭示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强调:“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东北、华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
放眼内蒙古,蔚蓝的天空,飘逸的白云,碧绿的草地……这抹动人的“内蒙古蓝”背后,是我区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目标,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积极成效。
保卫蓝天
近年来,我区大气治理成效初显。
据了解,目前我区环境质量指标达到国家考核要求。2016年12个盟市PM2.5、PM10和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4.6%、12.5%和17.9%。此外,2016年自治区4项减排指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同比分别下降。
仅过去一年,自治区完成55台总装机2486万千瓦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淘汰了燃煤锅炉1390台,完成重点行业烟粉尘治理项目57个,对925座加油站、11座储油库实施了油气回收改造,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12.09万辆……在落实重点防治任务的同时,我区还狠抓重点区域治理,过去空气质量较差地区如今有了较大改善。
“现在的空气不是变好了,是变得太好了。10年前,煤烟漫天,白衣服穿一两天就脏得不像样,鼻孔里都是黑色的。”乌海市市民卢胜宇说,现在这些情况再没出现过。
因煤而兴的乌海,曾因煤炭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导致市区及周边环境较差。近年,乌海狠抓污染防治工作,仅去年就完成1160个整治项目,在矸石自燃、矿区渣土、原煤散烧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去年,乌海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同比提高11.2个百分点,空气质量大幅提升。
自治区环保厅不断完善对重污染天气的应对能力,完成了自治区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系统建设,会商中心、超级站、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平台也投入运行,各盟市空气质量预报信息实现实时发布。下一步,要继续解决重点区域环境污染问题,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和预警,分区分类推进空气质量改善,加大细颗粒物污染综合治理,深入推进扬尘污染综合防治,强化城市低空面源污染治理,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蓝天。
守护绿水
在乌兰察布,永兴湖补水出来的一条清澈见底的蜿蜒小河缓缓汇入岱海。在大土台扬水站,曾经用岱海水提供周边8000亩水浇地的抽水设施已全部拆除,闸门顶部用电焊进行了彻底封死。近年来,通过对6万亩耕地实施退耕还湿、还林(草)工程,疏浚16条河道,异地调水等措施,目前岱海治理效果初步显现。
自治区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保护和治理齐抓共管,建立了区域水污染防治联动机制,实现了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实行河长制管理制度,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特别是在水污染防治方面,自治区全面落实“水十条”重点任务,开展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十大行业”专项整治,过去一年完成水污染治理项目216个,取缔“十小”企业35家。此外,还不断强化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如今全区42个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达89.2%。自治区还持续加大重点湖泊综合治理力度,对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湖泊进行了外源治理、内源修复和生态补水等工作,成效显著。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保障饮用水水环境安全,推进黄河流域、松花江流域、辽河流域、呼伦湖等重点流域水质改善,加强地下水水污染防治,整治地级城市黑臭水体。
净化土壤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我区成立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决策部署,建立综合协调机制,统筹研究、协调、解决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事项,并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政策和措施,改善土壤环境,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
据悉,目前我区土壤环境质量良好,无重度污染土壤。截至2016年年底,我区已完成国控土壤风险点位布设工作,在饮用水源地、污染行业企业周边等8类场地布设了监测点位696个。并不断组织开展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空间位置遥感核实工作培训,为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做好前期准备。还对全区关停搬迁工业企业原址场地进行了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
在不断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的同时,今年以来,自治区以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持续加大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力度,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并限期完成五大类49个问题整改任务,目前,整改正在有序推进。
打好“蓝天、碧水、绿地”三大战役,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生态福祉,自治区目标明确——大气环境质量方面,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全年达标天数比例平均达到83.8%以上,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下降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年均浓度下降12%。水环境质量方面,全区地表水质量考核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59.6%,劣Ⅴ类水质比例控制在3.8%,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1%,全区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且极差比例控制在21.3%。土壤环境质量方面,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方面,森林覆盖率达23%,活立木蓄积量达16亿立方米,湿地保有量达9000万亩,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5%,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属县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达到48.9以上。(梁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