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努力打造民族团结风景线

19.12.2014  14:45

“不管你是哪个民族的,你是什么知识水平,来到苏木就要融入到这个大家庭来,为这个地区出力献智。”在 赤峰 市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任党委书记的汉族干部季旭东,抓住民族团结这根主线,带领60多名机关干部,轰轰烈烈地擎起了苏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担。

“把经济发展好,大家腰包鼓了,生活富裕了,文化活动也就多了。各族群众交流得多了,关系就会更融洽。”这是 阿拉善 盟雅布赖镇政府党委书记王宏己经常说的话。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认真落实中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边境旗市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努力打造民族团结的亮丽风景线。

牧民搭上养牛“致富快车”

王清林是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海布日嘎嘎查的财务代管员,去年他卖牛后花10多万元买了辆小轿车,这在他们小荷也勿苏的牧民中算是起步较晚的。

从2008年敖润苏莫苏木干部大下乡引导牧民科学养殖开始,王清林就靠养牛过上了小康生活。没养牛之前王清林全家5口人生活艰难,两个姑娘和一个儿子都小,自己也没什么其它手艺,只靠种点饲料地维持生活。从2008年苏木通过棚圈建设、京津风沙源等项目资金开始扶持有能力有意愿的牧民发展养牛,他就搭上了这趟“致富快车”。

“还行,现在一年收入个三四万,姑娘念完书都出嫁了,儿子出去打工了,家里就剩下我们老两口儿,养牛赚钱享受呗!”牧民邵文彪也在苏木党委政府争取来的养牛项目上尝到了甜头,自己光基础母牛就有126头,且全部是西门塔尔和夏洛莱等品种牛,还育肥着43头架子牛,9月份时出栏了20头牛纯收入6万多元,平均每头育肥牛的利润在3000元左右。

像王清林、邵文彪这样的牧民,敖润苏莫苏木还有很多户。

据了解,牛羊养殖一直是赤峰市敖汉旗敖润苏莫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苏木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可千方百计让养殖牛羊普惠牧民的政策却始终没有改变。海布日嘎嘎查是蒙古族聚居的嘎查,又是养牛专业区,别看全嘎查只有628口人,但优质基础母牛存栏数量却有800多头,除了30多户社会保障户和整户外出打工外,几乎家家都在养牛,养牛的收入占到了牧民总收入的70%以上,达到了4500元。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