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去年人工增雨效益显著
11.04.2016 18:33
本文来源: 气象
记者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了解到,2015年内蒙古人工增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防雹影响区面积3万平方公里,减少雹灾损失6亿元。
日前,自治区气象局对外公布上一年度全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益评估情况,结果显示,云水资源得到充分挖掘,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助力抗旱减灾方面效益明显。据介绍,内蒙古地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276毫米,水资源总量为509亿立方米,平均每亩耕地占有的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值的1/4。水资源供需矛盾严重制约着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而在2015年,全区通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充分开发云水资源,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15亿元。
记者了解到,全区已拥有8架增雨飞机、310部地面增雨火箭、587门高炮、62部增雨烟炉,初步建立了飞机、火箭、高炮、烟炉互为补充的空地立体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实现“三级管理、四级作业、逐级指导、区域联防”,对缓解水资源短缺、抗旱减灾、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水库蓄水等方面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2016年,自治区将坚持“加强安全监管、完善业务体系、强化科技引领、提高综合效益”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思路,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充分依托社会资源,强化作业安全、弹药储运安全、资金安全。
本文来源: 气象
11.04.2016 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