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可移动文物有了“身份证”
呼和浩特龟背形刮削器再现了50万年前内蒙古大地上人类的生产生活、乌兰察布战国虎衔鹰金牌展示了早期草原游牧民族精湛的工艺、锡林郭勒北朝银鎏金浮雕西洋人物花卉纹钵见证了北朝时期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当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室工作人员收到各盟市旗县上报的文物普查信息时,忍不住感叹:原来咱内蒙古还有这些宝贝!
从2012年至今,全区的文物工作者除了要完成日常工作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国家任务——进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简称“一普”),换言之就是要摸清我区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总量的家底,并给这些文物办理“身份证”,此项工作将在今年年底全部完成。自治区文化厅巡视员、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安泳锝表示,这是一次涉及面广、繁琐复杂的文物基础调查,小到一枚铜钱,大到一辆勒勒车,文物工作者都要进行登记备案。此次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意义非同寻常。
压箱底的宝贝重见天日
“普查进行至今,让我们几多欢喜、几多忧愁。”我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进入到最后的数据审核阶段,内蒙古博物院院长、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项目办公室主任塔拉用“喜忧相伴”向记者总结了此次调查情况。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显示,我区文物总量由50万件(套)增加到100多万件(套),藏品数量增加了一倍。然而这其中,有些文物已经由于自然老化等原因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普查过程中,系统外单位普查工作难、旗县区文博单位设备差及一些文物得不到良好的保存和及时的修复,这些问题牵动着普查工作人员的心。
在内蒙古图书馆的故纸堆中,有一卷不起眼的佛经已经静静等待了几百年。今年年初,内蒙古博物院的专家在内蒙古图书馆开箱清查库存文物时,一卷罕见的元代佛经《维摩诘所说经》让他们大吃一惊:这是居住在“大元国大都钟楼西街北”的张遵诲以及夫人、儿子捐资为五台山金界寺所刻写的佛经。文物普查发现的历史人物能在《元史》当中有传记的,在全国也极为罕见。
随着普查工作的推进,不断有珍稀文物被发现。
从2015年11月开始,自治区文物局组织专家,开始对全区文物进行定级。目前,已经完成了 阿拉善 盟、 巴彦淖尔 市、乌海市、 鄂尔多斯 市、 包头 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一普”中的文物定级工作,计划6月底完成其余盟市的文物定级工作,届时我区珍贵文物数量将大大增加。
截至目前,通过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全区文物总量由50万件(套)增加到100多万件套,藏品数量增加了一倍。文物收藏总量名列全国各省自治区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文物大区。
不仅如此,“一普”的工作效率也走在全国前列。截至5月3日,我区共上报文物(含自然类文物)100余万件,完成收藏文物的97.51%,报送率居全国第4。按自治区“一普”领导小组工作计划,6月底完成全部收藏文物的上报任务,8月底完成自治区级审核,10月底完成普查报告和公布普查结果,年底完成普查总结工作。
“系统地掌握国有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保存现状等基本状况,工程量浩大,是我们动员了文博系统所有业务人员和专家力量,花了5年时间才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我们这么高的报送率,来之不易。”自治区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侯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