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向着农牧业强区挺进

27.11.2016  01:05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绿色化——一个个深度影响乃至决定内蒙古发展前途与命运的“五化”关键词,在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上广受关注。  时光勾画发展年轮,刻下内蒙古前行的脚印。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为节点,站在又一个5年的发展起点,一系列无法回避的命题继往开来——过去5年,内蒙古在“五化”发展之路上留下了什么?展望未来,内蒙古的“五化”发展之路怎么走?……无论哪一个命题,都关乎如何继续谱写好中国梦的内蒙古篇章。

  而梦想的实现,总是充满艰辛的奋斗。

  这是一次饱含奋斗激情的跨越——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全区“五化”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

  梦想的实现,总是蕴含不断追求卓越的远大抱负。

  这是一个蕴含使命担当的重要节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召开的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上提出,促进“五化”协同,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必然选择,要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深度融合、深层互动,充分发挥工业化的主导作用、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农牧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和绿色化的引领作用,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我区现代化建设。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必将科学规划、激情描绘出未来5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在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路上,内蒙古促进“五化”协同发展也必将焕发出更加光明的前景。

  为此,在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期间,针对促进“五化”协同,本报隆重推出系列特刊进行解读。今日推出

   ——内蒙古:向着现代化农牧业强区挺进

  农牧业现代化之发展思路篇

   农牧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

  为了继续谱写好中国梦的内蒙古农牧业现代化篇章,就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间内蒙古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与思路,在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李纪恒书记在我区部分盟市调研期间的讲话中,都进行了站位高远的谋划——

  ●要坚持和完善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坚守耕地红线,推进土地草牧场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壮大农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农牧业园区等新型经营主体。

  ●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积极调整种养结构,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扩大畜产品生产经营规模,建设优质农畜产品产业带和大宗农畜产品主产区。

  ●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稳步发展草原畜牧业,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促进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提升乳肉绒等优势特色产业竞争力。

  ●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绿色农牧业、节水农牧业、效益农牧业,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打造优质绿色农畜产品品牌,推进农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实现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

  ●要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和草原保护制度,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要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大力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要扬优势强产业,充分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大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绿色化同步发展,推动经济转型、社会稳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多做贡献。

  ●要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发展步伐,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提高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农牧业产业化之部门解读篇

   在更高层次上推进

  ——访自治区农牧业厅厅长郭健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坚决守住发展、生态、民生底线,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这为下一步谱写农牧业现代化新篇章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就如何推进我区农牧业现代化建设,本报记者专访了自治区农牧业厅厅长郭健。

  郭健指出,农牧业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新的发展成就。农畜产品持续增产,农牧民持续增收,草原生态持续好转,农牧业经济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保障作用,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由于内蒙古仍属于欠发达地区,我区农牧业当前最大、最现实的问题在于,创新发展不够充分,协调发展不够均衡,绿色发展动力不足,农牧业现代化在五化推进中还是短板,还是弱项。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主动融入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引领农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实现“五化”协同发展,在当前这个重大战略机遇期显得尤为迫切。

  郭健认为,我区农牧业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发展绿色农牧业、节水农牧业、效益农牧业潜力巨大,蕴藏着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的巨大活力。今后,全区农牧业系统将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路径为指南,努力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方面取得新成效。要充分发挥农牧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和绿色化的引领作用,推进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产业扶贫、推进“互联网+农牧业”,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我区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实现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具体落到实处,要做好以下三项主要工作。

   一是强基础,调结构。 创新是引领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发展是补齐农牧业发展短板的重要举措。我区要通过创新发展、协调发展激发农村牧区发展活力,首先要全面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草原建设,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出发点,针对我区玉米“一粮独大”,牲畜“一羊独大”问题,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羊增牛扩猪禽”战略。抓住国家“粮改饲”和促进草牧业发展的有力契机,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农畜产品结构,大力推进“农牧结合”,在农区半农半牧区实施“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逐步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增加青贮专用玉米和苜蓿等饲料作物种植面积,促进种养业协调发展。

   二是抓改革,转方式。 绿色发展是农牧业和农村发展的核心要义,开放发展为农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在推进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进程中,我区要以深化农牧业改革为统领,加快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草原确权承包工作,积极引导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扎实深化农垦改革,抓好利益联结机制的落实;要坚持把农牧业科技创新作为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向科技要产出、要效益。要以提升农畜产品加工业的质量和效益为基点,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向上游延伸,开辟原料基地,承接一产;向下游拓展,发展精深加工和商贸流通,打通三产,以此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农牧业体系。

   三是促增收,保安全。 共享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体现,也是动员农牧民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因此,千方百计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是当前农牧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我区农牧民收入比全国平均值偏低的现状,下一步,要努力提高农牧民的非农收入,扩大农牧民增收渠道,加大农牧民培训力度,促进农牧民转移就业,加快推进土地、草原确权承包进度,盘活土地、草牧场,增加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让更多的农牧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保安全就是要强化执法监督,依法依规保障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打造优质绿色农畜产品品牌,做到既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又保障我区生态安全。(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张慧玲)

  农牧业现代化之专家展望篇

   三大体系”是抓手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没有农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农牧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促进“五化”协同,描绘了自治区“三农三牧”发展的新蓝图,为全区农牧业发展、农村牧区繁荣、农牧民富裕提供新动力、增添新活力。

  新时期,我区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大体系为抓手,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 把农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彻底转到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具体而言,就是加大农牧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健全激励机制,突破农牧业科技创新的制度障碍;加大政府农牧业科技投入力度,把农牧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牧业科技投入的比重和强度;加强农牧业技术推广,建立多元化的农牧业推广组织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牧区教育和农牧民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农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力支持作用。

   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 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提高农牧业整体竞争力,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我区农牧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强生产、加工、储藏、包装、流通、销售各环节,促进农牧业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农牧业全产业链。优化区域布局,建设优质农畜产品产业带和大宗农畜产品主产区,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围绕消费需求调整优化生产结构,改变玉米和肉羊两个“独大”现象。扩大具有区域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的农畜产品种植面积和养殖数量。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培育分享农业、定制农业、创意农业、养生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提高农牧业质量效益,提升加工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拓展农牧民增收领域。

   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以专业化生产和标准化生产为依托,转变农牧业资源利用方式,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加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通过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从田间到市场到餐桌的全程监管链条,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坚持和完善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扎实推进土地草牧场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发挥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的规模适度经营引领作用。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全面推广订单合同型、价格保护型、股份合作型、服务协作型、流转聘工型等利益联结模式。在财政、金融、保险、用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和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发展壮大,并使其逐步成为发展现代农牧业的主导力量。鼓励农牧民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参与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使农民获得更多增值收益。

  未来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将不断提高我区农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推动“三农三牧”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赵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