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四个一”工程: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利

14.01.2015  13:00

四个一

四个一”是我区全面实施的重点惠民工程,包含4个方面的内容:◎一组社会事业工程集中发力,用3年时间,让农村牧区实现“十个全覆盖”。◎用节省下的“三公”经费,为295万低收入农牧民每年每户发放1吨取暖煤。◎指定专人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从2014年起,对寒门学子每年资助1万元。

村里是否通自来水、过冬是否有取暖煤、工作是否稳定、子女学费是否有着落……老百姓的这一桩桩小事儿,自治区党委政府都当大事儿来抓。2014年,我区全面实施“四个一”重点惠民工程,一批批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举措持续推出,办成了一件件安民心、得民心、暖民心的实事好事。

扎赉特旗好力保乡永兴村的卫生室内,村民们就近就医。记者 胡日查 通讯员 阿音 摄

3495个嘎查村“幸福全覆盖

走进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上秃亥乡东土城村,首先映入视线的是硬化道路两旁那一排排白墙红瓦、焕然一新的小洋房。深入其间发现,这个崭新的小村庄里,连锁超市、健身小广场、卫生院、图书室一应俱全。再走进兴安盟突泉县永安镇哈拉沁村,只见宽阔的道路通行顺畅,整齐划一的院落整洁有序,村民们在新建的文化活动室排练自编自演的新剧。一年时间里,这两个当地有名的贫困村成了新农村建设的明星村。

住上大瓦房、走上水泥路、喝上干净水、领上养老金……一年来,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数以千计的嘎查村正在从昔日杂乱无章的乡村旧貌中蜕变出来,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变化太快了!没想到在村里也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这‘十个全覆盖’就是‘幸福全覆盖’嘛!”村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十个全覆盖”带来的实惠。

为期3年(2014—2016年)、总投资557.2亿元的“十个全覆盖”工程是目前我区最大、最亮丽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它包括: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嘎查村街巷硬化、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嘎查村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和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十个全覆盖”。

2014年,我区各地全力以赴,扎实推进,投入216亿元,使3495个嘎查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336.7万户农牧民领到“暖心煤

屋外寒风凛冽,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隆兴昌镇东牛犋村的贫困户赵三小家里暖洋洋的。

已经两年了,每年我们都能领到600元‘暖心煤’补贴款。600元可以买到一吨煤,节约点的话,我们老两口有这一吨煤就可以过冬了。”79岁的赵三小说:“过去买煤是一笔大花销,现在我再也不为没钱买煤犯愁了,政府这是雪中送炭啊!

我区冬季漫长寒冷,偏远地区的农牧民冬季取暖主要靠烧秸秆和牛羊粪,一遇大雪和极寒天气,取暖就成了大问题。

自治区党委决定,从2013年到2017年,每年为每户低收入农牧户免费发放1吨冬季取暖煤或600元供煤补贴。并要求重点抓好低收入农牧户的范围核定工作,真正把符合条件的农牧户调查清楚,不漏报、无争议,而且张榜公布发放冬季取暖用煤的低收入农牧户名单、供煤或发放货币补助情况。

2014年,“暖心煤”发放采取现金补贴的形式,标准为每户600元。共惠及336.7万户农牧民。

18359名寒门学子开心上大学

呼和浩特市的杨春燕考上了南方医科大学,开学前,她拿到了4万元城乡低保家庭子女升入普通高校新生资助金,这笔钱让全家人松了一口气。“政府的资助,圆了我闺女的大学梦,也让我们家出了第一个大学生!”杨春燕的父亲每每谈起此事,总是眼含泪花。

杨春燕的父亲20年前就下岗了,因患有严重的皮肤病和高血压,无法出去打工,近三四年行动也不方便了,全家人的生活就靠母亲打零工的微薄收入和每月500元的低保金维持。杨春燕说,要不是政府资助,她不可能坐在大学窗明几净的教室里。

今年7月份,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不能让贫困地区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指示精神,出台了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政策,决定从2014年起,对具有内蒙古户籍且录取时为城乡低保家庭子女的新生,考取普通高校本科类的一次性资助4万元,考取专科或高职高专类的一次性资助3万元,所需资金由自治区本级财政承担;对城乡其他贫困家庭考录的大学生,具体资助政策由所在盟市自行制定,所需资金由盟市、旗县承担,确保我区贫困家庭大学生顺利完成高等教育学业。2014年,这项重大教育惠民政策,解除了18359名低保家庭大学新生的后顾之忧,他们开心地上了大学。

962户零就业家庭找到“饭碗

2014年9月份,35岁的吕俊华获得了一个公益性岗位,成为托克托县双河镇的一名工作人员。她现在每月收入1000多元,政府给她上了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真没想到政府能为我提供就业岗位,有了收入,家里生活条件一下就不一样了,我很珍惜这份工作。”吕俊华说。

近年来,我区针对零就业家庭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计划的实施纳入各级政府就业再就业目标考核范围,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就业服务机构,向社会公布了援助咨询电话。目前已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策和服务体系。从2005年至今,我区共帮助43424户零就业家庭中的47924人实现就业。

2014年,自治区要求各地要对每户零就业家庭指定专人帮扶,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个性化的援助方案,实施“一户一策,一人一策”,并建立跟踪回访制度,由社区工作人员定期对已就业的零就业家庭跟踪回访,帮助解决就业中遇到的困难。目前,我区各盟市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相关制度。

2014年,我区通过适度开发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公益性岗位,帮助962户零就业家庭中的1067人找到“饭碗”,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