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哲学界庆祝2015年国际哲学节专题座谈会发言在《内蒙古日报》刊登

24.12.2015  19:21

道义的力量——内蒙古哲学界庆祝2015年国际哲学节专题座谈会发言摘登

  《内蒙古日报》(2015年12月24日) 10版

 

  编者按

  11月19日,庆祝2015年国际哲学节座谈会在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举行。本次座谈会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社会科学联合会、内蒙古哲学学会主办,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承办,来自自治区哲学界、法学界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道义的力量”为主题,从理论和现实、从不同学科视角展开热烈的讨论。现摘登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道义的哲学理解及其当代意义

  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董恒宇

  道义是一种人类的文化自觉,是发自心底的责任感、使命感,是一种对人民、对国家、对人类担当的高尚境界。道义的力量是无穷的。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充满了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直面问题、勇于担当的勇气。

  对创新与协调的理解。竞争与协同是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竞争是进化的动力,源于系统演化的不确定性,协同是系统稳定之源,是系统的确定性。竞争与协同体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就是创新与协调。五中全会认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主要体现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是发展的核心理念。而协调是经济社会整体稳定的保障,包括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等。

  对绿色发展的理解。中国哲学讲“道法自然,返璞归真”,都是要回归到自然性里面去。顺应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期待和要求,通过绿色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生态产品。绿色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哲学价值观的转变,强调有机论、整体性、复杂性等。以敬畏、感恩的心包容、理解、尊重、顺应、保护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对开放发展的理解。开放是一切自然社会系统的共同属性。固步自封,必然落后,市场开放才能发展,同时也要相对保护。

  对共享发展的理解。共享伦理的基本内涵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达到共荣共存。习近平主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次次向世界传递了对人类文明走向的中国判断。“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共享”突破和超越了民族国家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进入人类文明层面。文明复兴逻辑超越了零和竞争逻辑,指引着实现中国梦和世界大同的美好愿景。

  道德教育是树人的过程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格·孟和

  道德问题,历来是哲学的重大问题,特别是近代以来,国内外的哲学都把研究伦理道德放在最突出的位置,进行全范围的、多角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全面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社会道德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清廉、文化发展、文明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道德的力量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在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教育的合力中形成的,是在社会生活的实践活动中锻炼出来的,在个人的长期修炼中形成的。道德的形成非常复杂,是内心与外行、物质和精神、理论与实践、历史和现实、法治与德治、人际伦理与生态伦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产物。

  道德是文明的标志,贯穿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始终,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建、文明的各项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始终强调伦理道德的教育和倡导,这是因为道德是繁荣发展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综合国力中一种不可忽视的、不可替代的力量。

  道德教育是树人的过程,这是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感性醒悟到理性认识,从自为到自觉的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要点面结合,抓住重点人群,保证抓好青少年和干部两大人群,运用因地制宜、生动具体的内容,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一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促使人们自觉地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全力推进依法行政进程

  自治区政府法制办副主任乔欣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其中,坚持依法治国凸显了我党用法治为改革保驾护航的决心。

  近年来,自治区在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先后出台了《自治区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等,进一步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确保依法行政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二是切实规范执法主体资格。自治区在第四轮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确认工作中,全区共审核确认公布行政执法机关主体7969个,取消不具备法定授权和委托资质的执法机构236个。三是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自治区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建立行政执法人员学法用法和学习培训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执法人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水平。四是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出台了《自治区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等文件,同时,自治区级各行政执法部门梳理出有处罚裁量权的行政处罚条款3784项,制定细化量化行政处罚标准9556项。五是积极推进相对集中处罚权和综合执法工作。目前,已报请自治区政府批复了34个旗县区开展了城市管理领域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六是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建立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开通了“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防止和杜绝有案不移、有案不立、以罚代刑等问题的发生。

  借助道义力量净化网络环境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志华

  道义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文化遗产,以其美好的思想品德和厚重的文化内涵,以其固有的作用和特质,在当下的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彰显着巨大的时代力量。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求:“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正能量。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为此,彰显道义的力量,净化网络环境,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迫切研究课题。

  用道义力量规范网络伦理和网络行为。对于网络,我们必须强化对网络主体的约束性和规范性,使道义的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网络主体的源头上规范和治理。同时积极发挥道义的教育和外在导向功能,强化网络的道德教育,提升广大网民的道德自律和文化素养。

  用道义的力量壮大网上正能量。要围绕“中国梦”时代主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要将弘扬道德和正义作为网络文艺创作重点,充分发挥主题引领和规划的作用,促进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创新性融合,提升网络文艺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用道义的力量强化网络阵地。要创新传播渠道,树立“融媒体”理念,打造“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强化“微传播”意识,让道义得到广泛而深入的传播,使其成为人民群众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底线,使其成为引领网络的主流意识。

  用道义力量营造良好网络文化。要用发挥道义的力量引导网络中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和大众思想意识,通过加强网络传播中的内容管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典型宣传等,讲好中国故事、内蒙古故事,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网络环境。

  道义的哲学坚守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毅松

  道义是具有凛然正气的话语,彰显着天地正气和人间正气。坚守道义,仍然是当代人的一项崇高的责任和使命。从哲学的意义上讲,道义是自然之道、为人之义,是天地与社会运行规律与人生崇高目标、理想境界的融会统一。

  道义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人们的理想追求和调整社会关系的准则。坚守道义,首先要充分揭示道义之本,认识、揭示和阐述道义的本质及时代内涵。这是哲学自觉的体现,也是哲学坚守道义的担当。道义是人类追求完善自身本质的理想性准则。作为人的根本的人的解放、人的发展、人的价值、人的尊严,才是道义的深刻实质。坚守道义,要彰显道义的精神能量。在弘扬道义精神中,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要弘扬法治观念、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发挥道义正能量。坚守道义,在现实中要把道义作为国家和人民的意志。党的领导、国家的意志是实现道义的决定性力量,倡导道义正义,建设充满道义正气和正能量的社会空间和社会环境,创新社会治理,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要树立人民群众弘扬道义的主体地位和主体力量。

  道义正气、公平正义,是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期盼所在,是社会生活、社会关系重大关切的问题。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道义成为能够真正影响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崇高准则。

  《蒙古秘史》中体现的管理道德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教授吴宝山

  《蒙古秘史》作为蒙古族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就其文化结构而言,除了具有历史与文学、道德与法律、宗教与哲学相统一的一面以外,还有领导与管理相结合的特征。

  “身有首,衣有领撒因也”(简称首领),是成吉思汗的世祖孛端察儿针对其母阿阑豁阿的预言,即验证她的“天之子”的观点而提出来的一种管理道德情操。这是孛端察儿经过长期的实践和观察才得出的结论,同时它也体现出古代蒙古人对管理主体的核心,即“领导者”的一种独特的道德解读。

  “国乃我父成吉思汗辛劳所建之者也。是故不其百姓,俾能足有所踏,手有所置而乐之乎!”这是窝阔台汗总结其父治国理政经验时提出来的一种管理道德范畴。从管理的角度去理解,“安身立命”应当是其基本要义。作为管理客体,与其主体“首领”具有对立统一的复杂性,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异曲同工之妙。

  “阃外之事断之于阃外,家中之事断之于家中”,这是成吉思汗提出来的一种管理道德准则。

  因此,梳理和挖掘《蒙古秘史》中体现出来的管理道德方面的民族风格、文化底蕴和时代价值,从管理这一职业道德的角度不断丰富和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对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吉仁尼格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