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内蒙古最大人工林场:五十八载荒山变成林海
郁郁葱葱的苏木山林场。吴 勇摄
●距离县城40公里,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以前是荒山秃岭,现在森林面积达18.6万亩。
●以华北落叶松为主的1000多万株树木,连绵铺开在几十个山头,形成壮阔的绿色海洋。
●林场人期待,随着国有林场改革持续深化,林场能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
刚爬到山顶,董存战的手机就响了起来,是父亲董鸿儒打来的。“还有一个礼拜就到防火期了,工作忙你就住在林场,别回县里看我了,最近家里都挺好……”电话那头,79岁的老人嘱咐道。
董存战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苏木山林场场长,董鸿儒曾经也担任过苏木山林场场长,在林场工作42年。仿佛是命运的安排,从小在林场长大、参加工作后在政府部门上班的董存战,2008年被任命为林场场长。
入秋后天气转凉,俯瞰被冷风吹动的阵阵松涛,董存战紧了紧衣领告诉记者:“每年的9月15日到次年6月15日是防火期,防火是林场全年工作的第一要务。”
“我小时候这里都是荒山秃岭,上一辈人经过一生的努力,才有了脚下这片18.6万亩森林。父辈们在这里最大的事是植树,从我这一辈开始最大的事是护林。我们要把这片森林完完整整地交到下一代手中。”董存战说。
林场成立之初试种华北落叶松取得成功,“那个心情真是欣喜若狂”
苏木山位于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南部阴山山脉的东端,距离兴和县城40公里,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登上林场海拔2334.7米的乌兰察布市最高峰,观远山,层峦叠嶂,望脚下,松涛阵阵。很难想象,上世纪50年代,这里还是荒山秃岭。
1956年,兴和县为了保护苏木山为数不多的宝贵树木,在这里设立了护林站。1958年,19岁的董鸿儒参加工作,被派往苏木山。董鸿儒搭乘供销社的送货车来到苏木山,又背着口粮和行李,步行到了护林站。“当时条件确实艰苦,我们没有房子,只能借用生产队的破土房,只有1盘土炕和1口水缸。”董鸿儒回忆道。
苏木山山区面积达32.6万亩,空旷的大山万籁俱寂。董鸿儒在这里并不清闲,他用了1年的时间,走遍了大山每一个角落,详细记录了土壤、植被和气候信息。他把这些资料梳理成一份建议在苏木山设立林场的调研报告,交给县里。1960年,经自治区林业厅勘察设计,苏木山林场成立。赵守礼被任命为首任场长,他和董鸿儒两个人担任起造林的重任。
1960年秋天,两人从生产队聘请工人,利用扦插的办法,种下了300多亩杨树,到第二年开春却全都枯死了。接连两年,工人们种下的杨树存活的寥寥无几。1962年,县里打算将苏木山林场下马。赵守礼和董鸿儒赶到县里,请求县领导再给3年时间,并承诺保证有个交代。县领导被他们的执着打动,研究决定林场延迟下马。
1963年,林场决定到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学习考察,并寻找适合苏木山生长的树种。正是这次外出学习考察,使得林场迎来转机。“对比和河北那边类似的自然环境,大家决定在苏木山试种华北落叶松。”董鸿儒说,“我们背回来80斤树种,自己制作植树工具,经过1年的育苗,1964年秋天种了800亩华北落叶松。第二年,成活率达到90%以上,那个心情真是欣喜若狂!”
苏木山确立了以华北落叶松为主的造林方案,一干就是几十年,林地面积以平均每年几千亩的速度增长。1989年,董鸿儒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